黎伯元
【注释】 寄崔德卿郡正:写给崔德卿的一封书信。崔德卿,名不详,任郡正。崔德卿是唐代诗人崔国辅之子,曾任桂管观察使、容州刺史。 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 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 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 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当时,德府长官为崔德璨,他是唐穆宗的长孙。崔德璨在任职期间,对百姓十分宽厚
注释: 1. 宗人伯静许惠笔以诗趣至:宗人伯静给我送来了笔,并让我用诗歌来表达自己。 我有翰墨交:我有与文人墨客的交往。 2. 中山毛氏子:中山毛姓的人的儿子。 3. 颖也最白眉,精锐供任使:他的智慧和才华最为突出,是担任重任的人才。 4. 助我学草元,旦暮常密迩:帮助你学习草书的基础,早晚都与你在一起密切交流。 5. 朅来何间阔:突然之间,我们之间产生了距离。 6. 退锐非昔比
诗句: ```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朝朝起作桐江钓,昔昔梦随辽海尘。 恨杀南朝道学盛,缚将奇士作诗人。 ``` 译文: ```plaintext 诗坛上千百年来总是柔弱不振,国家的灵魂也随着军队的消失而消散。 诗集里满是对从军的渴望与快乐,陆游是自古以来唯一的真男子汉。 每天清晨我来到桐江边垂钓,曾经梦想追逐辽海的战尘。 痛恨南朝时期的道学盛行
这首诗是作者在寇盗掠夺其作品后,感慨万千而写下的。 首句“旧闻野妇泣遗簪”,诗人回忆起过去听闻过的一个故事:一位老妇人在丢失了珍贵的首饰后痛哭流涕。这一句通过“泣”字表达了失去珍贵物品的痛苦和哀伤。 第二句“行稿遭攘感更深”,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这里,“行稿”指的是诗人正在创作的手稿,而“遭攘”则表示遭受抢劫。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因为手稿被抢而感到更加深切的痛苦。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者通过回忆郑梅园在官任上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前六句为第一、二、三、四联,最后两句为第五、六、七联。 (1) 官闲世运忆重熙:指自己曾经在官场中任职,享受过富贵荣华的生活。 (2) 几夕华胥入梦稀:指自己在官场中的闲暇生活很少,只有在梦中才能偶尔体验到。 (3) 归里尽高彭泽节:指自己在官场中虽然享有很高的地位
【诗句释义】 1.金紫山前访隐君:金紫山,位于今安徽歙县北,是黄山的支脉,山上有很多寺庙。金紫山前,指代的是山前的寺庙。访隐君,指的是拜访隐居在山上的智者或高僧。 2.抗尘踪迹畏移文:抗尘,指抵抗尘埃,保持清高;移文,指转移视线,避开是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害怕自己的行为会让人议论纷纷,所以选择远离是非之地。 3.松杉响振半天浪:松杉,指长满松树和杉树的山林,这里泛指山林。半天浪
【注释】 1. 区鲁卿:即区怀民,作者友人。聘士:指应召赴京为官的士人。 2. 雁书:指书信,这里指朋友寄来的信。 3. 蝶梦:指梦中之景如蝴蝶飞舞。 4. 老蜃:海中的大蛤,也叫“大海龟”。 5. 白驹:指白马。 6. 百蛮:泛指南方各族人民。 7. 嗟时变:感叹时代的变化。 8. 见说:听说、据说。 9. 隐所:指隐居的地方,即深山。 10. 卜居:占卜选择居住的地方。 【赏析】
【注释】 1.别后寄陈默甫:离别后写信给陈默甫(陈师道) 2.烟月圆沙几度留:烟月圆沙是诗人对陈师道的怀念。几度留,多次留下思念的情思。 3.风蓬飘转可能休,劳生无地求如愿:随风飘转的蓬草难以停留,我无法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到处漂泊,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4.东阁遗经终世用,安邦长策亦人谋:东阁里的遗经书终将流传后世,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也是由人们共同商议制定出来的。 5.吟边颇忆同心友
【注释】 1. 郑梅园:《明史·郑贵妃传》载,郑贵妃善骑射,喜任侠。 2. 官军:指朝廷派去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 3. 亦稀:稀少,难得。 4. 军门:指驻守边关的将领。 5. 爬疏:这里指军队行军时尘土扬起。 6. 师行:军队行动。 7. 整顿乾坤:重整乾坤秩序。 8. 否极:指政治黑暗、社会动荡。 9. 棋局换:比喻形势变化。 10. 兵机:军事策略。 11. 奇:奇异,巧妙。 12. 岛夷
荷花十里桂三秋,今日余杭负胜游。 千古边疆开骆粤,一湖风景占罗浮。 峰翔白鹤留坡老,水似愚溪待柳侯。 东向幽亭寻野史,流芳南土几监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惠州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荷花十里桂三秋”一句以荷花与桂花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今日余杭负胜游”则点明了诗人身处美丽的杭州西湖,感受着这里的风光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