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
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
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
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
【注释】
寄崔德卿郡正:写给崔德卿的一封书信。崔德卿,名不详,任郡正。崔德卿是唐代诗人崔国辅之子,曾任桂管观察使、容州刺史。
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
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
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
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当时,德府长官为崔德璨,他是唐穆宗的长孙。崔德璨在任职期间,对百姓十分宽厚,深受百姓爱戴。作者在得知崔德璨被罢官后,写了此诗表达自己的惋惜之情。
第一联“别来老圃几寒花,雁断风尘瘴海涯。”起句写别后的情景。作者与崔德璨分别以后,自己已到了晚年,种了几年的菜地,如今已经长满了荒草,只有几株寒花还在顽强地生长。这里暗含着作者对崔德璨的怀念之情。次句“雁断风尘瘴海涯”,则描写了崔德璨贬谪到蛮荒之地的情况。瘴气横飞,气候恶劣,大雁也难以飞翔。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作者对崔德璨被贬的同情,又表达了作者对其忠诚耿介的赞扬。
第二联“鲁泮旧游同采藻,鹿门新隐各携家。”这两句诗是承接上联而来。鲁泮是古代的学校,相传孔子曾在此讲学。《诗经·泮水》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左传》记载说:郑国的子产曾经在这里教过学生,因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泮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虽然都离开了泮水,但我们都曾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过,而且都曾在这所学校里采过草。而鹿门是春秋时的隐士徐庶所隐居的地方,他在那里种过许多竹子。这两句诗是承接前一联而来,意思是说,我们虽然都离开了泮水,但我们都曾在这所学校里学习过,而且都曾在这所学校里采过草;我们虽然都离开了鹿门,但我们也都曾在那片竹林里隐居过。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崔德璨被贬的惋惜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他仍保持高洁品质的赞美。
第三联“乾坤谁有千间厦,河汉今无八月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地间的广阔无边,谁能够住进一千间的房子?河汉即指银河,天上有无数的星星组成了天河,现在却看不到一颗槎木。这两句诗是承接前两联而来,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广阔无边,谁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呢?而银河上的槎木也已经不见了踪影。这是作者对崔德璨被贬的感慨之情,也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
第四联“犹忆仙城寻旧约,歌楼翠袖劝流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还记得当年我们在仙城的山巅上共同约定吗?那时我们还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时光。这两句诗既是对过去的回忆,又是对未来的期望。作者在最后两句诗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作者在结尾处以“歌楼翠袖劝流霞”作结,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又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全诗通过对崔德璨被贬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崔德璨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被贬的遗憾和惋惜。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崔德璨的遭遇,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前途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