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山云霾粤溪暝,黄雾滃滃迷四境。号狐舞蟮乘海暝,射工含沙伺人影。
有生何为随溟峤,抚掌三叹发深省。呜呼五歌兮歌怆神,巅崖无人问苦辛。
【注释】
粤山:地名,即今广东。云霾:云雾弥漫。暝:昏暗。号狐、舞蟮:指在黑暗中活动的狐狸、蚯蚓等动物。乘海暝:趁着海上的黑暗。射工含沙:指利用夜色掩护,暗中射杀猎物。伺人影:指趁人不备时袭击人。有生:活着的人。何为:为什么。溟峤:大海。抚掌三叹:拍着手掌叹息。发深省:深思。呜呼五歌兮歌怆神:啊!五首诗啊!它们多么令人悲伤!巅崖:山顶上。无人问:没有人询问。苦辛:困苦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避乱岭南时的感怀之作。
前四句写岭南阴雨连绵,瘴气弥漫,一片阴暗恐怖的气氛笼罩大地,使诗人触景伤情,感慨系之。
中间六句写岭外人民遭受的苦难生活。“号狐”、“舞蟮”、“乘海暝”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岭外的黑暗,使人感受到岭外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射工含沙伺人影”则进一步揭示了他们惨遭杀害的残酷现实。《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射工”一词就是由此而来。这几句诗通过描写岭外人民的生活环境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岭外人民所受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后四句抒发诗人对岭外生活的深深忧虑,感叹岭外没有知音,无人理解他的思想感情,从而发出“有生何为随溟峤”之叹。末二句以《诗经·小雅·四月》中的“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与前面所写的岭外人民的生活相联系。这几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岭外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所感到的悲愤不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岭外阴沉的自然环境和岭外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生活;中间六句为第二层,写岭外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诗人对此的感慨;末二句为第三层,写诗人对岭外生活的担忧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沉郁,感情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