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雅
【诗句释义】 晚宿清江:晚上在清江边住宿。 金凤州前落日低:金凤州前面夕阳落下,天色已晚。 白头总是朝天客:形容年老的官员常常为官一任,离乡背井。 黄柳齐攀系缆枝:黄柳垂挂在船上,与船缆相依相伴。 万里云霄悲旅雁:大雁高飞万里,但它们也感到悲伤,因为它们知道即将离别家乡。 千家砧杵捣寒衣:千户人家都在敲打着捣衣的工具,准备给家人缝制冬衣。 明朝拟拜黄堂守:明天我将去上任,担任黄堂县的县尹。
冬十二月朝天关,我船正泊星子湾。 星子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古代文人骚客的游赏胜地。诗人在冬天来到了此地,他乘坐的船只正在星子湾停泊。 祈灵已谒晏侯庙,举目更望匡庐山。 诗人已经向晏侯庙祈求神灵保佑,现在他又抬头望向远方的匡庐山。晏侯庙和匡庐山都是当地的名胜古迹。 风涛汹涌阻行色,岁事峥嵘悲旅颜。 此时正值风高浪急之时,诗人的心情也变得忧郁起来,因为他正面临着一次艰难的旅行。 是身安得生羽翼
诗句 前年祖送曾礼部,此日又吊何先生。 - 前年: 指前一年(去年),表示时间背景是前一年。 - 祖送: 祖先的护送,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不舍。 - 曾礼部: 曾侍郎,指的是已故的曾侍郎。 - 此日: 今天,表示当前时刻。 - 吊: 哀悼,慰问。 - 何先生: 指作者所哀悼的人,即何敬修。 文章传世如不死,德义持身俱可贞。 - 文章传世: 形容某人的才华或作品流传千古。 - 不死:
这首诗的原文是: 新淦晓发淦水东头晓发船,邑人争去看朝天。 老人星现当平治,圣主恩深被宠宣。 身到九重依日月,路经千里越山川。 此行得遂平生志,归课儿孙种秫田。 译文: 在新淦县早晨发船出发,城里的人争着来看皇帝升朝。 老人星出现预示着国家治理太平,圣天子的恩德深厚得到宠爱宣扬。 我走到皇宫依靠日月之光,经过千山万水越过大江和河流。 这次出行实现了我一生的愿望,回来后教导孩子们种麦子。 赏析
【注释】 南津:即南津桥,在今江苏镇江市。 讴歌:唱诗声。 五更:指夜半时,古代以一夜为五更。 素波:白色的波浪。 朝廷:指皇帝。 太和:太平和谐之意。 妙音:美妙的乐声。 九重城阙:指京城长安,九重表示多,形容皇宫高大雄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作的一首七律。首句“南津桥头明月多”,写诗人在镇江南津桥头看到明月多而美丽,暗寓了对朝廷的不满。次句“客船夜泊发讴歌”,写诗人乘着夜晚
【注释】 樟:地名,位于今江西吉安。宝金山:又名金莲峰,在江西省遂川县西南。 清江:赣江的别称。 封溪:即赣江下游一段。 千艇:指停泊江上的众多船只。 山川感慨:山河变迁,感叹世事沧桑。 草木变衰:草木凋残,形容大地荒凉。天地秋:秋天来临,万物衰败的景象。 四海:指全国各地。 何所祝:祈求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樟镇宝金山时作的。首联描绘了樟镇和宝金山的景色,二、三句写诗人在此登高望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诗歌的注释和题目中的提示信息作答。 “四山阴阴云气昏”是第一句,意思是:四周山岭阴阴郁郁,浓云密布笼罩着大地(天色已晚)。“杖藜偶出游南村”是第二句,意思是:拄着藜杖偶然外出游逛在南村(傍晚,诗人独自来到南面的村庄)。“故人邀我启蓬户,清夜置酒盈匏樽”是第三、四句,意思是:老朋友邀请我打开柴门
【译文】 九重城阙云雾缭绕,万国衣冠拜龙袍。 仰观天地间道德,俯视车书古今同。 凤凰池边春风先动,鳷鹊楼上白雪正融。 白发趋朝沾圣泽,几回吟对万年松。 【赏析】 这首《早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皇帝上朝的情景,以及皇帝的威仪和威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九重城阙五云中”,描述了皇帝所在的皇宫,周围环绕着五彩缤纷的云雾,彰显出皇家的尊贵和威严。
【注释】: 六月二曰游 六月的初二日。山人 山中的人家。 山人为我开云关 山中的人家为诗人打开了云雾缭绕的门户,使诗人得以进入山中探幽访胜。 清风一榻对松竹 清凉的风和松柏竹林相对,使人感到舒适。 明月九霄闻佩环 在九霄之上可以听到佩环的声音。 壶觞日娱宾客集 每天用酒食来款待客人,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 城市不往轩车闲 城市里不去,因为那里没有好的地方可以游览。 知君养鹿乐栖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赠别一村道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中有一村道人,萧然布衲乌纱巾。 - 诗句描述了山中的一个道士。“萧然”意为清寂、淡泊,“布衲”即粗布制成的衣服,“乌纱巾”指黑色的头巾。整句表达了这位道人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生活的情景。 2. 心将白业付孙子,坐对青山忘主宾。 - 这句话反映了道教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不干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