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桥头明月多,客船夜泊发讴歌。
五更霜寒闻画角,千里帆开扬素波。
朝廷有道恤耆老,天地无私含太和。
妙音伫听奏韶濩,九重城阙高嵯峨。
【注释】
南津:即南津桥,在今江苏镇江市。
讴歌:唱诗声。
五更:指夜半时,古代以一夜为五更。
素波:白色的波浪。
朝廷:指皇帝。
太和:太平和谐之意。
妙音:美妙的乐声。
九重城阙:指京城长安,九重表示多,形容皇宫高大雄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作的一首七律。首句“南津桥头明月多”,写诗人在镇江南津桥头看到明月多而美丽,暗寓了对朝廷的不满。次句“客船夜泊发讴歌”,写诗人乘着夜晚,停泊在江边。他一边欣赏着月光,一边吟唱起优美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三、四句“五更霜寒闻画角,千里帆开扬素波”描写了一幅江上夜景图。霜寒的天气里,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远行船只扬起的白帆,在宽阔的江面上迎风飘扬。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江边夜宿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五、六句“朝廷有道恤耆老,天地无私含太和”则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最后两句“妙音伫听奏韶濩,九重城阙高嵯峨”则通过“妙音”与“韶濩”两个词组的巧妙运用,把诗人对朝廷的敬仰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广阔,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