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一村道人,萧然布衲乌纱巾。
心将白业付孙子,坐对青山忘主宾。
啸歌终日泉石趣,呼吸太和天地春。
吾儒妙解三教理,不须更说西来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赠别一村道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山中有一村道人,萧然布衲乌纱巾。
- 诗句描述了山中的一个道士。“萧然”意为清寂、淡泊,“布衲”即粗布制成的衣服,“乌纱巾”指黑色的头巾。整句表达了这位道人隐居山林,过着简朴生活的情景。
- 心将白业付孙子,坐对青山忘主宾。
- 这句话反映了道教中的无为而治思想,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不干预自然,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白业”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清净无为的事业,“孙子”则是指后代或后学之人。整句表达了这位道人放下世俗纷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 啸歌终日泉石趣,呼吸太和天地春。
- “啸歌”指的是吟唱和歌唱,表示这位道人享受山林之美,经常在泉水旁唱歌。“太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代表着宇宙间的和谐与平衡。这里的“天地春”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 吾儒妙解三教理,不须更说西来因。
- 这两句表明这位道人精通儒、道、佛三家学问,他对这些教义有深入的理解。”三教”通常指的是儒家、道家、佛教,”不须更说”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精髓,无需再进行更多的解释或讨论。整句反映了这位道人在宗教知识上的广博和深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林的道人的形象,展现了道教的隐逸生活方式和追求自然和谐的精神境界。诗中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禅意,通过对山水、音乐、自然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的赞美,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