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谷子
注释: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注释:唯有陶唐帝有冀州的地方,少年们都不理解思考。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注释:如今才能算得上当年的事情,首先因为盘游而使国家纲纪混乱。 赏析: 这首诗是《五子之歌》的第三篇。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全诗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无常。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这是第一句
【注释】 仇雠:仇敌。万姓:百姓。颜厚:指五子中的某一位,颜渊、曾参、闵子骞、冉耕、宰予。忸怩:羞愧的样子。五子:指孔子的五个学生。邦:国家。前事:过去的事。 【赏析】 《五子之歌》,选自《礼记》。《论语》记载:“孔子曰:‘吾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是孔子在告诫统治者,应该注重社会的稳定,而不是过于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而“五子之歌”则是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述
解析与翻译 诗句释义 1. “五子之歌”:这是《尚书》中记载的一种文献,据说是古代五位贤者(尧、舜、禹、契、后稷)对帝王的忠告。这里借用“五子之歌”来形容对帝王的告诫或劝诫。 2. “酒色声禽号四荒”:描述了帝王生活中奢侈放纵的一面。这里的“酒色声禽”指的是酒、色、声、鸟这四种娱乐;“号四荒”则表示帝王的行为影响及于四方极远之地。 3. “那堪峻宇又雕墙”:表达了对于帝王建筑过于华丽
【注释】 明明:显见,明白。我祖:指商汤王,即成汤。万邦:四方诸侯国。君:国君。典则:准则;法则。贻将(yí zhuāng)示:留给子孙。子孙:后代。惆怅:悲伤。太康:商朝的君主,名仲壬,荒淫失政,被伊尹、周公等推翻。荒坠:荒淫放纵。覆宗绝祀:断绝了家族世袭的祭祀。灭其门:灭绝于天下。 【译文】 我的祖先是商汤王,遗留下来的行为规范给后人所效法。 可惜太康在荒淫放纵之后,家族的世袭祭祀从此断绝。
五子之歌 揭示帝王失德与民怨之警示 1. 诗作背景与作者 - 《五子之歌》创作时间 - 诗歌所表达的政治理念 - 五子之歌在历史上的地位 2. 诗歌主题分析 - “邦惟固本自安宁”中“邦”指国家 - “临下常须驭朽惊”中对君王的忠告 - 诗歌反映的社会矛盾与民众心态 3. 关键词句解析 - 何事十旬游不返 - 祸胎从此召殷兵 4. 译文对照与注释 - 诗句逐一翻译及对应原文 -
唯彼陶唐有冀方,少年都不解思量。 如今算得当时事,首为盘游乱纪纲。
邦惟固本自安宁,临下常须驭朽惊。 何事十旬游不返,祸胎从此召殷兵。
生卒年、籍贯、姓名均不详,唐末同谷山逸人。 隐其姓名,称同谷子。 天复中,昭宗避难凤翔,因直赴行朝,上书两卷论十代兴亡理乱之事。 昭宗览其书数日,赐以酒食。 何皇后暗遣秦王欲诛之,同谷子遂奔亡,因咏《五子之歌》以讽谕之。 事迹见《鉴诫录》卷二、《唐诗纪事》卷七一。 《全唐诗》存诗5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