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诗句释义】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 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译文】 我常喜爱着那傲骨凌寒的竹子,它坚贞不屈的品格就像人的高尚品德一样。它能把“先入为主”的礼仪发扬光大,它的气节和凋落晚于它的植物相比也很相近。竹子在慢慢衰老中依然保持着完整的气节,青翠的竹林仍然生长着嫩绿的竹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赏析诗歌的意境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 翻译: - “春台晴望”:春天晴朗的时候,登上高台眺望景色。 - “景物丽新晴”:眼前的景色美丽而清新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琢玉性惟坚 - 这句话表达了玉石的质地坚硬,不易受损。“琢”指雕刻,“性惟坚”强调了其固有的坚固特性。 2. 成壶体更圆 - 描述的是制成的壶的形状更为圆润,与前面的硬朗特质形成对比。 3. 虚心含众象 - 形容壶虽空无一物,却能包容万象。这里的“虚心”指的是谦虚的心态或容器的空旷状态,象征着容纳一切的能力。 4. 应物受寒泉 - 表示壶能够适应各种物质,如寒冷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通过咏画,赞美了唐玄宗的功德及自己的才德。首联写五云从表瑞,藻绘宛成图,以五云象征唐玄宗圣明之德,而画中之树则象征着诗人自己;颔联写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赞美之情。颈联写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以色彩鲜明、形象奇特的山水画比喻唐玄宗圣明之德;尾联写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敬仰之情。全篇通过对画的描写
赠毛仙翁 茫茫尘世中,自己愧于膻腥,故强作望仙之想。 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暗示神仙世界虽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只能遥望而不能真正到达。 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表达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东海变桑田,寓意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希望未来能够再次来到人间,见证世界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五云从表瑞,藻绘宛成图。 柯叶何时改,丹青此不渝。 非烟色尚丽,似盖状应殊。 渥彩看犹在,轻阴望已无。 方将遇翠幄,那羡起苍梧。 欲识从龙处,今逢圣合符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 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 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 陶钧二仪内,柯叶四时春。 待凤花仍吐,停霜色更新。 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 霭霭烟收翠,欣欣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 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 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 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唐陇西人,字表臣。 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又登宏辞科。 调蓝田尉,县有滞狱十年,程单言辄判。 历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 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敬宗初,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帝好宫室畋猎,程切谏,加中书侍郎。 寻出为河东节度使,徙河中。 累拜左仆射。 武宗立,为东都留守。 卒年七十七。 谥缪。 生卒年:?-
唐陇西人,字表臣。 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又登宏辞科。 调蓝田尉,县有滞狱十年,程单言辄判。 历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 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敬宗初,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帝好宫室畋猎,程切谏,加中书侍郎。 寻出为河东节度使,徙河中。 累拜左仆射。 武宗立,为东都留守。 卒年七十七。 谥缪。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