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运
【解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是诗人送别史修文时的作品。 前四句写别后相逢,但见故人而不见旧友,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握手”二句,写在长安的故地重逢,当欢反成悲;言相见虽为欢乐,但离别之情更甚,故别时反而悲伤,“念”字点明离别之痛。“念离宛犹昨”一句,回忆与史修文分别的情景,“犹昨”二字写出了时间的短暂和对故人深深的思念。“俄已经数期”两句,写自己与史修文分别已有数月之久,此时见面
濮中言怀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 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 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讟。 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 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 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 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译文: 濮中的人们谈论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 他们生活在圣明的时代,受到了国家的优待和关怀。 他们来自田野和山野,没有被遗漏或埋没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译文: 今日春意融融,暖风吹拂着杏花绽放。 体力不比从前,羡慕那涧边坚韧的石头。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匿。 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 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讟。 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 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 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 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故人阻千里,会面非别期。 握手于此地,当欢反成悲。 念离宛犹昨,俄已经数期。 畴昔皆少年,别来鬓如丝。 不道旧姓名,相逢知是谁。 曩游尽骞翥,与君仍布衣。 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别路渐欲少,不觉生涕洟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沈千运是唐代的诗人,被誉为“沈四山人”。 生于713年,卒于756年,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后迁居汝州北山洗耳河畔。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寒门家庭,自幼聪慧且发愤苦读,希望有朝一日能跃过龙门,出人头地。然而,天宝年间的多次科举考试均不中意,加之当时朝廷权臣当道、朝政腐败,使得沈千运感到仕进无门。在年近五十时,他决定放弃仕途,转而学习许由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