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理解诗句的含义是赏析诗歌的基本功。作答时,要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如“静”字,写出了茶亭的宁静;“少人闲”,写出茶亭的冷落和偏僻;“小华山”,用典,指代隐士,诗人借以表现茶亭的寂寞。 【答案】 译文:茶亭静得尘世之外,茶香飘散在小华山间。这真个是人迹罕至之处,世上的繁华与喧嚣早已远离。注释:茶亭:古代设在路旁或桥侧、城楼附近的卖茶处所。静:寂静,没有嘈杂的声音。外
注释:在回塘最幽静的地方,小亭子拍水而建,十分美丽。不要认为栏杆被水打湿了,这是鵁鶄夜间宿在这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首句“回塘最幽处”,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回塘的幽静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之地。接着,诗人用“拍水小亭开”一句来描绘小亭子与水面相映成趣的景象,使得景色更加生动有趣。第三句“莫怪阑干湿”
注释:高高的亭子在群山之巅,四周俯视晴川。每当清晨,我见到晨光照耀着井口冒出的烟气。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四望亭周围的景色和作者对四望亭的喜爱之情。第一句写四望亭的高耸,第二句写四望亭的四面景色,第三句写四望亭的早晨景色,第四句写四望亭的夜晚景色。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四望亭的喜爱之情
【注释】 双槠(zǎo):一种乔木,树叶像梧桐树,果实像栗子。 双树下:指两棵大树下的亭子。 连檐(yán):屋檐相连。 对双树:指亭子建在两棵大树下。 冬翠夏无尘:冬天树叶呈青色,夏天叶子无尘埃。 惭:自愧不如,惭愧。 桃李: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成阴:树木长出枝叶遮阴。 不待春:不必等到春天就结果了。 【赏析】 《双槠亭》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此题考核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情景式默写,考生可先借助诗文注释、工具书等辅助资料来理解诗句含义,再结合具体语境来回忆诗句、默写答案。 【答案】 中峰亭 中峰上翠微,窗晓早霞飞。 春风踏雪归
【注释】 水阁:水边的小楼。 谢守:指东晋谢尚,曾任广陵太守。 【赏析】 诗是写谢尚题诗于水阁的。 首句“楼居半池上”写水阁位置。水阁在池上,说明此诗描写的是一处清丽的景色,与下句中的“莲开净碧中”相呼应。 次句“澄影共相空”写水阁倒映于水中,与水中的莲叶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后两句写谢尚题诗于水阁的事。谢尚曾担任广陵太守,他在任期间,曾在水阁上题诗一首:“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兹契阔
【注释】 ①清气:清新的山雨。 ②溪飙:指溪上的风,即溪上之风。 ③时回石门步:时常回到石门山游玩。 ④阶下碧云光:台阶下有碧绿如云的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石门山游赏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山雨过后清新的山野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山雨留清气,溪飙送早凉”,是此联的精粹所在;“时回石门步,阶下碧云光”,则点出了时间与地点。前两句是实景,后两句则是虚写。全诗构思巧妙
目望浮山丘,梯云上东岑。 群峰争入冥,巉巉生太阴。 昔贤此升仙,结构穷耸深。 未晓日先照,当昼色半沉。 风泉雪霜飞,云树琼玉林。 大道非闭隔,无路不可寻。 窥镜澄夙虑,望坛起敬心。 一从呼子安,永绝金玉音
灵岳多异状,巉巉出虚空。 闲云恋岩壑,起灭苍翠中。 皓气澄野水,神光秘琼宫。 鹤巢前林雪,瀑落满涧风。 春尽花未发,川回路难穷。 何因著山屐,鹿迹寻羊公
丹槛初结构,孤高冠清川。 庭临谷中树,檐落山上泉。 晓色挂残月,夜声杂繁弦。 青春去如水,康乐归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