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解进行分析。 “登甘露寺”意思是登上甘露寺,“甘露寺”“在今云南曲靖市北”。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的意思是盘江的水流湍急险峻,陡峭的山崖之上
经故宅有感 身没南荒雨露赊,朱门空锁旧繁华。 池塘凿就方通水,桃杏栽成未见花。 异代图书藏几箧,倾城罗绮散谁家。 昔年埏埴生灵地,今日生人为叹嗟。 注释: (1)经:经过、游览过。 (2)“身没”句:意为自己的躯体已经沉没在南方荒芜之地的雨露之中,而家乡的房屋依旧巍然屹立,但已经不再是昔日的辉煌景象了。(注:身没,指死去。) (3)“朱门”句:意为曾经的豪华宅院已经空无一人,只有朱红的大门紧闭着
【注释】 白石潭秋霁作:秋天的雨后,在白石潭上观赏晴空。霁,雨后天晴。殷殷雷声隔翠微:殷殷的雷声,隔隔着青山绿树。殷殷,形容雷声隆隆。翠微,指青翠的山色。崖蹙盘涡翻蜃窟,滩吹白石上渔矶:山崖陡峭,水波回旋,如同大海中的漩涡和海市蜃楼一般。白石,指白色的石头上的渔船。陵风舴艋讴哑去:登上小船(舴艋)高歌而行。陵风,指乘着顺风。舴艋,一种小船。讴哑,高声歌唱。 出水鸬鹚薄泊飞:鸬鹚从水中出来
津头望白水(天津,古称霸州) 晴江暗涨岸吹沙,山畔船冲树杪斜。 城郭半淹桥市闹,鹭鸶缭绕入人家。 注释: 津头:河港边。 晴江:晴朗的江面。 暗涨:水位上涨。 岸吹沙:河水冲刷沙滩。 山畔:山坡边上。 船冲树杪:小船在树枝梢处航行。 杪:树枝梢端。 树杪斜:小船在树枝梢间倾斜而行。 城郭:城墙。 城郭半淹:城墙被洪水淹没了一半。 桥市:桥梁和市场。 半淹桥市闹:洪水将桥梁和市场淹没,显得喧闹。
【注释】 看:观赏。牡丹:一种花,名“富贵”,又名“国色”、“花中之王”。集仙:指《云仙杂记》。索郎:指《云仙杂记》中的神仙。 【赏析】 这是一首赏牡丹的诗。首句以叠彩香形容牡丹花的艳丽,用“霞英”比喻牡丹花像天上的彩虹那样灿烂绚丽;次句以少女出兰房暗喻牡丹花的娇艳;三句以一年别作比,暗示赏花之乐无穷;末句寄语集仙呼索郎,表明赏花之乐与神仙相仿。这首诗是借赏牡丹而抒情言志
注释:人参,是人形的上品药材,它有传方记载。而我能获得真正的人参,是因为我亲手栽种。惭愧我没有像李叔子一样空手拿着药,还要请伯言(即李伯言)仔细地看一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参的珍惜和赞美之情。他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将人参的品质与李叔子的药相比,突显出自己种植人参的用心和辛苦。同时,他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支持,希望伯言能仔细查看他的人参。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注释: - 《送杨环校书归广南》,作者不详,题目为后人所作。杨环是唐代诗人,他曾任校书郎,后来辞官归乡,所以这首诗是他的诗作之一。 - 天南:指南方。行李半波涛:形容旅途艰难,行李像波浪一样翻涌。滩树枝枝拂戏猱:指在河滩上行走时,树枝和猴子嬉戏玩耍的情景。戏猱,指猴子在树枝之间跳跃玩耍。 - 初著蓝衫从远峤:刚刚穿着蓝色的官服,从遥远的高山出发。蓝衫,古代官员的服装,颜色为蓝色。远峤
甘露寺北轩 晓色宜闲望,山风远益清。 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 水静沙痕出,烟消野火平。 最堪佳此境,为我长诗情。 注释: 1. 甘露寺北轩:指甘露寺的北侧轩窗。 2. 晓色宜闲望:早晨的景色适宜于悠闲地观看。 3. 山风远益清:山风吹拂着远方,更加显得清新。 4. 白云连晋阁:白云连接着晋代的楼阁。 5. 碧树尽芜城:绿色的树木已经消失在芜城的尽头。 6. 水静沙痕出:湖水平静
【注释】 空泛:指海天辽阔,无边无际。 绝人烟:没有人烟,没有人家。 半浸中华岸:一半浸在中华的海岸上。 旁通异域船:旁边通着外国的船只。 岛间应有国:海岛之间应该有国家。 波外恐无天:海水之外恐怕没有天了。 欲作乘槎客:想做乘坐木筏到天河去的客人。 翻愁去隔年:却担心一去又是隔年的光景。 【赏析】 这首诗是写海上望海的景色和感受。诗人站在海边,面对浩瀚的大海上日出日落的景象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边疆戍守将士的诗作。 首联“送入蕃使”,描绘的是边疆将士奉命送往边疆使者的场景。猎猎旗幡,指飘扬的旗帜;过大荒,指的是经过荒凉之地。敕书犹带御烟香则表达了诏书中充满了皇家的威严和关怀。 颔联“滹沱河冻军回探”,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天里,军队在返回的路上探查情况的情景。逻逤城孤雁着行则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在荒凉的城池中行进,孤独的雁群飞过。 颈联“远寨风狂移帐幕,平沙日晚卧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