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三三
【赏析】 《满江红·咏萱草》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描写萱草,下片则是借萱草来比喻自己的境遇。全词以“萱”字为中心,层层铺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无限感慨和深沉的忧思。 “怨三三”,起拍两句写萱草,点出“咏”的主题。“三三”二字,用典。《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是说,我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不是可以转动的;我的心像席子一样软
【注释】: 怨三三:词牌名,又名“怨三台”。《乐章集》入“中调”,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雨中闻哭 :听到有人在雨中哭泣的声音。 芭蕉声外:芭蕉叶的响声之外。 直恁伤情:如此伤心。恁:你。直:简直、完全。 青衫泪:穿着青衫的衣服。古代读书人常穿青布衣,称“青衫”。这里指代读书人。 悲来细碎零星:悲哀之情纷至沓来,点点滴滴不断。 说些个、衷肠不平:诉说一些内心的不平和委屈。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秋”来比喻人生。首联“离离秋水正拖蓝,滑又如簪”,描写眼前之景,诗人以秋水比喻人生的历程;颔联“拟峭烟帆南崦南,浮笠泽、把黄柑”,写自己与邻叟一起乘凉的趣事。颈联“夏时曾种风楠,与邻叟、追凉笑谈。”回忆往事,写夏日在风中摇曳的楠树,以及和邻居老人一起乘凉聊天的情景。末联“今日得霜酣,树犹如此,人则何堪?”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 【答案】
怨三三 玉津春水绿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梦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注释:玉津:地名。春天的玉津水波清澈,像蓝色的蓝一样美丽。宫柳:宫中的柳树,也指柳条。毵毵:形容柳枝长而柔软的样子。桥上东风:桥上吹着东风吹拂着柳枝。侧帽檐:斜戴着帽子遮挡着风。记佳节、约是重三:记得在重阳节时,我们约定一起出游。飞楼十二珠帘:有十二座高楼
【注释】 怨三三:词牌名。 姑熟堂:地名,在今江苏苏州。旧游:指作者过去在姑熟堂时的友人。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边草长得很密,好像要拖到水里去一样。记得黄鹂在画檐上鸣叫,声音很悠扬。 狂里、醉重三:喝醉后,酒气冲天。狂里,即醉里。重三,即三日后。 春风不动垂帘。春风拂来,轻轻摇动着帘子,仿佛是三五圆月。 似三五、初圆素蟾。月亮圆圆的,像天上的明月。 镇泪眼廉纤。眼泪不停地流,眼睛模糊不清。
三山港口掣花蓝。 只买宜男。 朵朵凌朝喜半含。 髻鬟上、可双簪。 休教鹿子来衔。 这萱草、根茎总甘。 好黛色重添。 和伊争绿。 掩映江南
芭蕉声外一声声。 直恁伤情。 人立西风太瘦生。 青衫泪、我曾经。 悲来细碎零星。 说些个、衷肠不平。 促织助愁鸣。 更堪檐下,铁马东丁
离离秋水正拖蓝,滑又如簪。 拟峭烟帆南崦南,浮笠泽、把黄柑。 夏时曾种风楠,与邻叟、追凉笑谈。 今日得霜酣,树犹如此,人则何堪
玉津春水绿如蓝。宫柳毵毵。桥上东风侧帽檐。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恨不贮、当年彩蟾。对梦雨廉纤。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 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