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港口掣花蓝。
只买宜男。
朵朵凌朝喜半含。
髻鬟上、可双簪。
休教鹿子来衔。
这萱草、根茎总甘。
好黛色重添。
和伊争绿。
掩映江南。

【赏析】

《满江红·咏萱草》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描写萱草,下片则是借萱草来比喻自己的境遇。全词以“萱”字为中心,层层铺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无限感慨和深沉的忧思。

“怨三三”,起拍两句写萱草,点出“咏”的主题。“三三”二字,用典。《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这是说,我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不是可以转动的;我的心像席子一样软,不是可以卷起的。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感情坚贞不渝,不可动摇。“怨三三”即怨恨自己的感情像磐石般坚定。

“三山港口掣花蓝。”三山港在浙江温州境内,有“海天佛国”之称。花篮,即花灯,古代元宵节悬挂彩灯于船上以示喜庆,称为“掣花”。此句意谓:在三山港的港口,人们正在放花灯,犹如牵掣着花蓝一般。

“只买宜男。朵朵凌朝喜半含。”“宜男”,即好男儿,此处指萱草。此言:我只要这种好男儿似的萱草,早晨开放的花朵,半开时还带着一点羞涩的神情。这两句是说,只有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配得上自己。

“髻鬟上、可双簪。”发髻上,可以插两个簪子(发簪)。此言:我的发髻上可以插上两个簪子,象征着自己崇高的品德和美好的形象。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品德高尚,形象美好。

“休教鹿子来衔。这萱草、根茎总甘。好黛色重添。”不要让人家的鹿子(即狐狸)来咬它。这萱草,它的根茎总是那么甘美。美丽的颜色又增添了几分。“萱草”,即忘忧草。此言:千万不要让人家的鹿子来咬它,因为那种忘忧草的根茎总是那么甘美,美丽的颜色又增添了几分。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处境虽艰难,但有萱草这样美好的事物作伴,仍能保持心情愉快。

“和伊争绿,掩映江南。”萱草与它相争,争夺那一片青翠。“江南”,即长江以南。此言:与萱草相争的是江南的美景啊!这两句是说,自己的遭遇虽然艰难,但仍要奋力抗争,争取早日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首词通过咏萱草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全词语言朴实自然,含蓄蕴藉,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