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注释】 丁未: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苕中:今浙江天目山一带,在杭州之西。解金貂:脱下金貂。唐代风俗:贵者戴貂帽,贫者以金为饰,故云。红箫:红色的箫。银烛残时:指夜深人静之时。玉山颓也:形容人的面色憔悴。也:助词,无义。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鲛袖裁香:用鲛人的袖子剪出香气。鲛人传说是水族,能日浴三池,三日不食,则身轻如燕。鸾鎞:即鸾镜,古代妇女梳妆用具。卧月:指月光下梳妆打扮。郑樱桃
【诗句释义】 草香叶嫩乍晴天,箫鼓放归船。翠眉山黛,绿罗波縠,春去不留连。情多欲劝春还住,春也道、闰今年。人散旗亭,嫩红无恙,犹是待樊川。 【译文】 初夏时节,草香和树叶刚刚萌发,天空晴朗,人们吹起箫声,放起了渔舟。青山如黛眉般秀丽,绿水像罗绮般美丽,春天离去时,却留不下一丝留恋。我满怀情感想要劝春天留下,但春天也说道,今年又是闰年。人群散去,只剩下旗亭,那盛开的桃花依旧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第一句:“一阶新草碧痕轻。” - 解释:描述台阶上长满了新绿的青草,其绿色的痕迹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新。 - 关键词:碧(青翠)、痕(痕迹)、轻(轻柔)。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新的场景,突出了季节变化带来的生机。 2. 第二句:“紫幔怯风铃。” - 解释:紫色的帘幔被微风吹动,仿佛在颤抖。 - 关键词:紫幔(紫色的帷幕)、怯(感到恐惧或不安) - 注释
诗句如下: 微波隐隐,恒星点点,滉漾水银流。 译文如下: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星光点点,如银河般流淌。 注释: “微波”指的是水面的细微波纹,形容水波轻柔;“隐隐”表示模糊、不清晰,给人以朦胧之感;“恒星”指天空中发光的星星;“点滴”形象地描绘了星光闪烁的样子;“水银流”则是指银河,即天上的河流,流动着如水银般的光芒。 物华荏苒,几番风露,梧院易惊秋。 译文如下:
【译文】 在绿杨连成的苑墙,红桃开满的露井旁,袖口上印着栏杆上的红花。我追寻燕子的欢歌,和黄莺的歌声相酬答,她那绰约多姿的美丽动人。 花儿盛开的时节,丹青里引得她来,多少次思念你,可念当初我们相见时无言一笑,分别时匆匆太匆忙。 【注释】 1. 绿杨连苑:绿意盎然的杨柳连接着宫苑。 2. 绯桃:红色的桃花。 3. 亚阑:指红色的阑干。 4. 诗寻燕语:用诗歌去追寻燕子的声音。 5. 歌酬莺款
《少年游·五首》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组词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这首词写一位少妇在分别时的愁苦之情,表现了女子对情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注释: 1. 鸳鸯帷帐中的绣花梦:形容女子与心上人的甜蜜爱情生活。 2. 珍珠帘子摇曳的影子:形容女子与心上人相依为命的情景。 3. 月光下,灯影映衬出她那娇好的容颜:形容女子的美丽与动人。 4. 她的心机巧转,眉头微微皱起,娇媚的表情令人难以忘怀
【赏析】 本词是作者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在临安所作的《少年游》组词中的第三首。上片写诗人与情人的情意绵绵,如梦如幻;下片写相思难耐,欲寻而不可。此词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而别具一格。 【注释】 天涯萍迹:像浮萍那样漂泊无定。 川流:河流。 花边拾句:在花丛中吟诗作对。 画里传书:把信写在画里传给远方的人读。 金缕:金线绣成的装饰品,这里指用金线缀成的带子,代指腰带。 泥印
【注释】 冰丝:指柳枝,柔婉如丝。蜜情:比喻感情甜蜜,细腻。阑(lán)角:花木丛生的角落或空隙。倚停匀:形容柳树的枝条姿态优美,随风轻轻摇曳。池塘:泛指池塘水塘。锁梦:像把梦中的景象锁定住一样。意舍:心思。孤负有心人:辜负了那些有情的人。云破:云彩散开。月来谁影:月亮升起时有谁的身影?沁园春:即《沁园春·雪》,毛泽东写的一首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词。词中通过描写柳枝的风姿和环境氛围
诗句解析: 1. 瑶台梦断倚琼楼。风动颤帘钩 - 瑶台梦断:指梦想或愿望破灭,如瑶台(仙境)般的美好愿望未能实现。 - 倚琼楼:站在高楼上,常用以形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或孤独地观望远方。 - 风动颤帘钩:风吹动了窗帘的钩子,使得整个窗帘都颤动起来。 2. 豆蔻轻圆,丁香嫩结 - 豆蔻轻圆:豆蔻是古代用来比喻年轻女子的一种花,这里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美丽和娇嫩。 - 丁香嫩结:丁香花初开时颜色鲜嫩
【注释】: 龙团茶初品,茶味苦香温;回心试鲜橙,微醉伴调笙。 浑忘金一刻短暂,漏声深深夜已深。路上无人扶马,星暗路遥,酌饮罢便休行。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品茶的词作,通过描述作者品茶时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光阴如箭的感慨。全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词的开头两句,描述了作者第一次品龙团茶的场景。龙团茶初品,茶味苦香温;回心试鲜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