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颜
【注释】 ①处士:指隐居的人。 ②贮药囊:指药箱。 ③消夜景:指夜晚山中景色优美。 ④变髭方:即“换髭方”,一种可以使人长出胡子的丹药。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情景。 首联两句写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态。"万里去非忙,惟携贮药囊"是说友人离别时不忙,还携带着装有药物的药袋。诗人在这句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把与朋友分别时的悠闲自得和旅途中的辛苦奔波作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雨畔:雨后,即秋夜。抖擞(sǒu):抖动。衣裾:衣襟,衣服的上半部。藓色:苔藓的颜色。枉道:徒劳,白白地。系着:牵挂。湘山:指湖南的衡山。别人寻:被别人寻找,即被他人赏识、重用。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吟”为题,描写诗人在一个秋天夜晚独自在梧桐树下徘徊的情景。全诗共八句,每句五言。前三句写景,第四句点明主旨;第五、六句写意,最后两句总结诗意
【注释】 ①岳阳:即今湖南省岳阳市,为洞庭湖中一著名风景名胜。 ②久食主人鱼:指长期吃主人的鱼肉,表示对主人的依恋之情。 ③春来复旧居:春天来临,又回到原来的住处。 ④轻有半船书:指船上载着书信。 ⑤过片晴云淡:指天气晴朗,白云淡薄如烟。 ⑥消残暮雪虚:指夕阳西下,雪意消尽,天空显得空虚无物。 ⑦岳阳多异境:指岳阳这个地方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许多奇妙的地方。 ⑧搜思勿令疏:要仔细体会诗中的意思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格外缀清诗,诗名独得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处士方干的特别关注和赞赏。"格外"意味着超出一般,强调了其独特性;"缀清诗"表示创作诗歌以表达敬意。"诗名独得知"则表明诗人通过诗歌了解到了他的声誉。 - “闲居公道日,醉卧牡丹时”:描述了处士方干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闲居公道日"暗示他生活悠闲,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醉卧牡丹时"则描绘了他随性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时,先理解全诗,明确其表达的主题;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从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方面入手作答。最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字和搭配错误。本题中,“夷陵即事”是题目;“译文”是要求,要逐句翻译;“赏析”是答题要点,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首先翻译诗句,“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暑衣经雪着,冻砚向阳呵。岂谓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注释】 ①玉沈泥:《庄子·外物》中“沉水者,积尘而不滓,玉之真也”。这里借喻钟陵城外的陶处士。 ②贫嫌:贫穷而自感惭愧。 ③雪深:大雪封山,不能外出,故称。 ④减诗题:春天将尽,诗兴大减。 ⑤曾:曾经。 ⑥茶:指山茶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陈陶的一次相会,在钟陵城外的寓所,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陶处士的形象和两人间的友情。全诗语言清丽、质朴自然,表现了两位隐士之间纯洁真挚的友谊。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结合注释和赏析作答。 ①生僻:不常见、不易懂的。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事业(学问)在于勤奋努力,荒废在贪玩;成功靠的是踏实认真的思考,毁坏在不拘小节(随随便便)。 ③难归:难以返回家乡。 ④合国诸卿相,皆曾着布衣:全国家的官员宰相们,都曾经过着平民生活。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陆龟蒙处士的敬仰之情。下面逐句解释: 第一句“布褐东南隐”,意思是说陆龟蒙隐居于东南地区,身穿布衣,过着简朴的生活。 第二句“相传继谢敷”,指的是陆龟蒙的祖先是谢灵运,他继承了谢灵运的遗风,成为了一位隐士。 第三句“高谭夫子道”,意思是说陆龟蒙崇尚儒家的学问,经常谈论孔子的教诲。 第四句“静看海山图”,意思是说陆龟蒙喜欢静观山水画
【注】陆肱,唐人。咸京:今洛阳。“何人”句:指陆肱入关时,有人为他吹嘘。六义:《诗经》中的六种艺术,这里泛指诗歌。衣锦还乡:比喻显达归来。 译文: 舟船行水又陆行,终于到达京城长安。 早有知音者为我吹嘘,诗名也将传遍天下。 乱山远去翠色更浓,丛菊已含秋意吐艳。 我荣归故乡之日,定会扬名四海。 赏析: 首联写诗人从水路到陆路,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到达京城
【注释】: 1. 剑佩已深扃:意思是说剑和佩带都被收起来了,表示主人不在家。 2. 茅为岳面亭:意思是说用茅草做了个面朝华山的亭子。 3. 诗犹少绮美:意思是说诗歌还缺少华丽的色彩。 4. 画肯爱丹青:意思是说画不肯喜欢五彩斑斓的颜色。 5. 换笔修僧史:意思是说换了笔去写佛经。 6. 焚香阅道经:意思是说烧香去读道经。 7. 相邀来未得:意思是说邀请他来了还没得到他的回应。 8. 但想鹤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