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与题目、标题等分析诗歌的手法、语言以及表现的意境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分析该诗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如韵脚、平仄、字数等。 【答案】 译文:画中再现了襄阳郡的景象,依然可见往昔游历的痕迹。想到岘山我就要驻足,想起汉水我要回舟。丹壑常含雨霁,青林不换秋色。图书虽近咫尺,千里之情无限。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两臣初入梦,二月扈巡边。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初次进入梦境时的场景,以及他当时正在跟随皇帝出巡边境的情景。"两臣"指的是两位臣子,可能是诗人的同僚或下属;"入梦"暗示了他们可能在梦中被召唤或被召唤去执行某项任务。"二月"则明确指出了时间,即农历二月。 2. 涧北寒犹在,山南春半传。 - 这两句描绘了从北方到南方的地理景观变化,北方依然寒冷而南方则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郡县分南国,皇华出圣朝。” - 解释: “郡县”指的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单位。在此处,它暗示了国家的行政管理体系。而“分”字则表明这些行政单元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管理。“皇华出圣朝”则是指皇帝所派遣的使者或使团从京城出发,前往南国(可能是边远地区)。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赞赏以及对皇帝派出使者的敬意。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南国的郡县与京师的皇华使
【注释】 送王判官: 送别王判官。判官,指僚属或幕下办事的官吏。王判官,即王僚。 明月开三峡: 月光照临三峡。三峡,长江中游的三个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花源出五溪: 花源,地名,在今湖南省西南。五溪,即辰溪、溆浦、洞口、武冈、黔阳县等地名,皆在湖南。 青壁里: 青壁关,古关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 烟火绿林西: 指巴东郡(今湖北境内)的山色和村落。绿林,指深山中的丛林,也泛指山林。 仙路迷
诗句解释 1 琴瑟调双凤:琴与瑟是古代的两种乐器,通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恋人间的和谐。双凤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两位高贵的男女,他们通过琴瑟之音表达情感和共鸣。 2. 和鸣不独飞: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伴侣关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结合,更是心灵上的和谐与共鸣。 3. 正歌春可乐: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用“可乐”(快乐)来形容春天的感受,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4.
闻邻家理筝 北斗横天夜欲阑,愁人倚月思无端。 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 曲成虚忆青蛾敛,调急遥怜玉指寒。 银锁重关听未辟,不如眠去梦中看。 译文: 深夜,月亮高悬,北斗星在天空中闪烁,整个天空似乎都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月光洒在地上,照亮了人们的脸庞。在这宁静的时刻,我独自一人,心情却无法平静下来。突然,我听到楼上传来了悠扬的琴声,那声音仿佛从天边传来,让人心神荡漾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诗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仙掌、秦甸、虹桥、晋关、地险、河弯、要津、戍闲、古戍、城花、岸柳。默写时要重点注意“度”“闲”“攀”“前”等字词的书写。 【答案】
解析: 1.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 - 注释:在校文的时候总是在近旁,而赐宴时突然升高到了天空之上。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宴会的尊贵和神圣。"常近日"与"忽升天"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日常平凡的场景,后者则是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对比突出了宴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 2.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 注释:酒官传递酒杯直至客人面前,厨师捧着盘子站在前面。 -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先输出诗句”,然后根据要求逐一进行赏析。 本题是一道诗歌的默写,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有准确的把握,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本题难度较大,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通晓全诗;第二,注意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尤其是一些生僻字词;第三,要注意诗句的顺序不能错乱;第四,书写一定要工整清晰
【注释】: 1. 从驾温泉宫:指随皇帝到温泉宫去。从驾,跟随车驾;温泉宫,在今河南洛阳市。 2. 神女调温液:神话传说中神女的玉液可以使人温暖。调温液,指用神女的玉液沐浴。 3. 年年待圣人:每年盼望着君王到来。 4. 试开临水殿:试着打开临近水池的宫殿。 5. 来洗属车尘:来洗净车驾的尘埃。属车,指帝王的车驾。 6. 暖气随明主:温暖的气流随着圣明的君主而来。 7. 恩波浃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