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衡
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 - 注释:芬芳的兰花在庭院中生长,绽放出鲜艳的色彩。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兰花在庭院中盛开,色彩艳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二句:“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 注释:虽然我身处于简陋的巷子里,但你家却有华丽的马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贫困但仍然受到他人尊敬和赞赏的情感。 第三句:“朝览夷胡传,暮习颍阳书
逐客指天涯,人间此路赊。 地图经大庾,水驿过长沙。 腊月雷州雨,秋风桂岭花。 不知荒徼外,何处有人家。 【注释】 1. 逐客:古代对流放者的贬称。指天涯:指远方。 2. 此道:这里的道路。赊(shē):遥远,长。 3. 地图:指地图上的地名。大庾(gōng):《元和郡县图志》作“广信”。大庾岭为南北交通要冲,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是岭南与中原的分界。 4. 水驿:水上驿站。 5.
【注释】 槿:木名,即木槿。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一花开:我花钱买来的槿树,两年后才有一朵花开放。 怜红未许家人见,胡蝶争知早到来:这朵花儿还未被家里人看见,蝴蝶却早已飞来了。(“怜”是爱怜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的一株木槿花。作者对这株木槿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诗的前两句写自己买了一株木槿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开花;第三、四句写这株木槿花尚未被人欣赏
诗句解析: 1. “玉京初侍紫皇君”:此句描绘了仙女初次侍奉紫皇君的情景,其中“玉京”可能指仙境或高洁之地。 2. “金缕鸳鸯满绛裙”:描述仙女身穿装饰华丽的裙子,裙子上绣有金色的鸾鸟和鸳鸯图案,这反映了她高贵的地位与身份。 3. “仙宫一闭无消息”:表达了仙女在仙宫中生活的状态,即长期被隔离,无法与外界联系,暗示了她的孤独或隔绝。 4. “遥结芳心向碧云”
南海苦雨寄赠王四侍御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 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 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 暗沟夜滴滴,荒庭昼霪霪。 折简展离旷,理径俟招寻。 处阴诚多惨,况乃触隅禽。 注释: 1. 炎风杂海气,暑雨每成霖:形容炎热的风夹杂着海水的气息,夏季的雨水经常成为大水。 2. 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在湿滑的泥土中行走,亲自拿起拄杖,衣服被苔藓弄脏了。 3. 念近剧怀远,涉浅定知深
注释: 1.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 - 寂寥:寂静空旷,这里形容高耸的房屋。 - 古松寒:指高耸的松树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冷。 - 仙人:道士自称。 - 字委鸾:指道士写字时,笔尖落在纸上,仿佛鸾鸟展翅般优雅。 2. 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 - 头垂白发:形容道士头发斑白,形象老态。 - 朝鸣磬:早晨敲击磬的声音。 - 夜绕坛:夜晚绕行坛场,进行宗教仪式。 3.
宿吉祥寺寄庐山隐者 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 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注释: 宿吉祥寺:在寺庙中过夜。 寄庐山隐者:将诗寄给庐山的隐士。 风鸣云外钟:风吹动着远处的云,使得寺庙中的大钟发出声响。 鹤宿千年松:大雁停留在千年的古松上。 相思杳不见:思念之情难以表达,只能寄托于远方的隐士。 月出山重重:月亮从重重叠叠的山峰间升起。 赏析: 这首诗以“宿吉祥寺”开头,诗人在寺庙中过夜
【注释】 苏武:指东汉时出使匈奴的名将苏武。李陵: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利的儿子,因战功被封为右贤王。音信稀:书信很少。陇头:指陇山。陇山在今甘肃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地思妇的诗。全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和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苏武节旄尽”,用《汉书》中的故事来表现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苏武在匈奴被围困了十九年,终于等到昭帝即位,方得以回到汉朝,但汉昭帝却赐给他几件单薄的衣服让他回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山斋独宿赠晏上人》。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幢幢云树秋,黄叶下山头。 - "幢幢"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 "云树"指的是秋天的景色,树叶已经变红或变为黄色,与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秋"是指季节,这里指的是秋天。 - "黄叶"指的是落叶,秋天是叶子飘落的季节。 - "山头"指的是山顶,这是树木密集的地方。 - "何以"表示原因
【注释】 步次:步行经过。古时城:指古城的遗址。死复生:生死轮回。惟有:只此而已。 无鸟雀:没有鸟飞鸣。当:映。月明:月光明亮。 【赏析】 夜半,是诗人经过一片荒凉的古城遗址,想到人世间的生与死、兴衰和荣辱等大道理后所发出的感慨。他以一个“惟有”字概括了这一感受,表明只有古时城,才值得他去回味和体味。 首句写诗人经过古城,看到古城遗址,不禁联想到人世间的生与死、兴衰和荣辱等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