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临江仙 前镜那知侬影好,怜人更有菱花。研制忘作脸边霞。春来无力,日日髻鬟斜。不使香貂为抹额,天寒尚束轻纱。海棠簪罢又山茶。恨伊双燕,衔去向西家。 注释: 1. 前镜那知侬影好:我的影子在镜子中看起来多么美好。侬,古代女性对丈夫的亲昵称呼。这里指自己。 2. 怜人更有菱花:怜爱的人还有菱花镜(一种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怜人,怜爱的女子,这里指的是自己。 3. 研制忘作脸边霞
临江仙 秋夜怀友(壬午) 露冷秋魂何处在,屋梁月色谁赊。 衰杨淡影弄孤鸦。 杯黄先报叶,人澹晚宜花。 却忆当年离别地,沽酒村巷人家。 小楼帘动烛光斜。 梦中偏识路,夜夜到长沙。 注释: 1. 露冷秋魂:秋天的夜晚,寒气逼人的月光中,诗人感到孤独无助,仿佛被寒冷的秋风所侵蚀。 2. 屋梁月色谁赊:月亮高挂在屋梁上,照亮了整个房间,但诗人却无法享受到这份宁静和美好,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译文】 在江边宴饮,花下驱散了愁闷。春天的美景平分给曲槛,诗筹酒盏各殷勤。窥看帘幕千片月,越过山坞一岑云。恰好回忆起湖边香草梦,青烟隔路氤氲。笙歌寂静后更可闻。寻芳今已倦,为尔又纷纷。 【注释】 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临江仙:词牌名。 驱:赶走。 诗筹:指酒杯。 岑:高峻。 氤氲:香气弥漫。 【赏析】 《临江仙·春夜宴集(壬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宴会情景
临江仙 除夕狱中寄忆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 逞风花草太无因。 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 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 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 注释:不知今天是哪一天,隔着墙壁听到钟声和鼓声催促春天来临。在春风中尽情赏花,心情却无法得到满足。我因病体虚弱,无法饮酒,只能感到忧愁。我料想家中的女子刚刚关上房门,她的眼神无法忍受潮湿的罗巾。我甘愿陪伴着贫穷的和尚
临江仙·州署东偏新辟小园成,春日偶题 丝雨愔愔飘未已,遥山半被云遮。 小园堪拟庾公家。 数竿君子竹,一径美人花。 清昼垂帘无个事,茗炉闲试新茶。 眼前生趣足相夸。 燕儿营厦屋,蜂使放朝衙。 注释: 1. 丝雨愔愔飘未已:轻柔的细雨纷纷落下,没有停息的意思。 2. 遥山半被云遮:远处的山峰被云雾遮住了大半。 3. 小园堪拟庾公家:这个小园子可以比作庾信的家园。 4. 数竿君子竹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临江仙 梦起》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句诗的逐句释义: 宝帐垂垂春梦足,铜壶漏尽金鸾。 梦中消息去漫漫。心情无那,比似越梅酸。 这句诗的意思是:宝帐垂下,春梦已足;铜壶滴尽了,金鸾也已鸣叫。梦中的消息去得遥远,心情无法忍受,就像越地的梅花一样酸涩。 译文如下: 在春天的夜晚,我躺在华丽的床上,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梦中的消息似乎越来越远,仿佛要飘向遥远的天边。然而
【解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描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下片则描绘女子写诗的情景。上片“柳径低迷画阁,萍池倒映红阑”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曲折蜿蜒的小路旁是雕花的楼阁,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映着红色的栏杆。“石榴一朵照香鬟”,以“照香鬟”形容石榴花的艳丽,突出其色彩之美。“眼波生细缬,眉月锁轻弯”,描写女子眼神流转,如细密的花绫般美丽,眉毛弯弯如新月,写出了女子的容貌。“展卷乍临乌儿
【注释】: 一段旅情无处着,闲眠中酒平分。 燕归窗黑又黄昏。 灯微屏背影,泪暗枕留痕。 梦入怨花伤柳地,分明有个人人。 压帘香气倚轻裙。 小园风雨后,扶病问残春。 【赏析】 此词描写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以及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上片首句写“一段旅情无处着”,意思是说作者在旅途中漂泊,没有归宿。接着写“闲眠中酒平分”,意思是说在闲居无事的时候,常常饮酒消愁。下句写“燕归窗黑又黄昏”
临江仙·其四 灯火阑珊清漏急,夜深著体轻寒。 个人背立画屏间。旧红衫袖薄,新绣缕鞋鲜。 一寸横波千丈恨,魂消似削双肩。便蒙怜惜也徒然。桂堂东畔路,弹泪巳三年。 注释: - 灯火阑珊: 描述室内灯光微弱,环境昏暗。 - 清漏急: 形容时间流逝快速,夜晚的更漏声急促。 - 夜深著体轻寒: 指深夜时分感到身体微寒。 - 个人背立画屏间: 独自站在屏风背后。 - 旧红衫袖薄: 穿着旧时的红色衣服
临江仙七首 其七 红板桥头浓绿布,人家一带高槐。 鹧斑帘底逗弓鞋。 彩符欹侧,斜映水晶钗。 佳丽靓妆疑见画,枉牵孤客情怀。 笋舆迎去剩香埃。 碧云芳草,谁念首千回。 注释: 1. 红板桥头:指一座红色的桥,桥的一头通向一个村落。 2. 浓绿布:用绿色布料装饰的红色桥头,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3. 人家一带:形容桥头的人家很多,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村落。 4. 高槐:高大挺拔的槐树,是乡村常见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