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永康 画舸乘风入永康,疏花缘岸一溪长。 山淘麦浪青重叠,云衅鱼鳞白渺茫。 王事有程行作吏,胜游无侣梦还乡。 直输渔父芦汀畔,斗酒浑家醉野航。 注释分析: 1. 画舸乘风入永康:这里的“画舸”指装饰华丽、形状像画的船,而“乘风”则描述了船只在水上快速行驶的景象。进入“永康”意味着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或者开始新的旅程。永康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某种象征意义的地点,与诗中描述的场景紧密相连。 2.
【诗句释义与译文】雪后孤山共探梅,便乘清兴不须催。 林边细路和桥断,湖上疏花傍竹开。 云影分明披絮帽,蹄涔仿佛散银杯。 酒宽新量诗盈卷,不负凌寒此度来。 【注释与赏析】 1. 雪后孤山共探梅,便乘清兴不须催:这句诗描绘了冬日里,诗人与朋友一同前往孤山上寻找梅花的景象。在大雪之后,万物都被白雪覆盖,只有梅花依然傲然绽放。诗人和朋友一起欣赏着梅花,享受着这清新而宁静的时光
戊子年春天,我将赴温州杨君谦邀我饯行于虎丘。同集的人有沈启南、韩克赞、二老(指徐昌国和唐子畏),他们头戴青巾,穿着青袍方巾,还有朱性甫,也穿着青袍。而我和杨君谦则戴着纱帽。我们一共八人,每人都带上了不同的头巾。鸟叫声当离筵,东风轻吹微雨。 会合饮中仙,两两各相侣。 二老行纡徐,二妙足高举。 儒袍联尊生,乌纱对宾主。 酒半散林壑,寻诗镂肝腑。 词锋挽落晖,酣战走旁午。 冥搜隘八极,光焰互吞吐。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的诗,全诗四联。首联“野寺沈深门半扃,午窗慵起晚风轻”写寺外景;颔联“云开半壁夕阳出,花落一庭春草生”写近景;颈联“鸟掠池中得鱼去,鹤归云外傍僧行”写远景;尾联“马曹散吏真如隐,咫尺山田带雨耕”写近景。诗人以闲人的眼光观察自然,写出了寺院的宁静、闲适和生机。 译文: 野寺沉静而幽深,半掩着院门,午间阳光透过窗帘,懒洋洋地起床,晚风也轻拂着窗户。 太阳渐渐西下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朱隐君性甫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他的诗歌才能的赞赏。 第一句“自笑千金惜已捐”,意思是说诗人自己觉得,虽然我有钱,但我却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感到非常遗憾和无奈。 第二句“陶然知命且随缘”,意思是说诗人现在虽然已经失去了财富,但他却能够坦然接受,并且顺其自然地过好每一天。这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第三句“暌疏故旧家家酒”,意思是说虽然远离了老朋友
【注释】1.《寄璧》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2.种菊:种菊花。3.小山松竹:指隐居的小山,松竹为伴。4.独乐:独自享受乐趣。5.浮名:虚妄的名声。6.伏腊:古代风俗,伏日和腊日(农历十二月)吃新米或肉。7.归老计:归隐养老之计。8.渠:他。9.料理:安排、操办。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晚年归隐生活。首联“种菊庭中花有无,小山松竹近何如。”以景起兴,描绘了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一个场景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以“静”字为中心词贯穿始终,通过对静海驿夜晚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第一句“深夜驿途静”,点明时节,渲染环境气氛。“静”与“长河瀚海通”相对照,既表现了旅途的寂静,又写出了河流的辽阔。“长河瀚海”,形容水流广阔、浩瀚无边;“通”,指水路畅通无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深人静时,在驿路上行走感到特别宁静。 第二句“舟明沈水月,灯暗落潮风”
荷花荡夜归次吴水部德徵韵 采芳日暮未言归,处处村家掩杼机。 水漫莲洲愁路断,月明莎渚觉鸥飞。 高歌小海风波急,回首横塘烟火微。 兰棹屡移樽屡倒,不知露下已沾衣。 注释: 采芳:采集芳香的花。 水漫莲洲:水淹没了莲洲。 愁路断:愁绪使道路变得曲折难行。 莎渚:沙洲。 高歌:高声歌唱。 小海:小的海湾。 横塘:横卧在江边的小池或池塘。 兰棹:用香草做成的长桨,代指划船用的桨。 赏析:
【注释】 宿青阳驿: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 市冷人家静,途长客思增。 夜晚冷清的市镇里,人们都很安静,我旅途劳顿,思绪也越发沉重。 夜潮舟浸月,寒渡水流冰。 夜深时江水涨潮,月光倒映在江中;寒冷渡口的河水流得很慢,仿佛连流水都冻住了。 破驿沈高岸,疏林见远灯。 破败的驿站被大雾淹没在岸边,远处的树林里偶尔能看到几盏灯光。 空囊寒食近,瀚海一浮僧。 空荡荡的袋子里装着寒食节的祭品
金华道中忆君谦 远别轻千里,经行历万山。思君终夕坐,出守几时还。 堤柳吹花尽,溪云过雨闲。南峰著书处,梦里更跻攀。 注释:金华道中:在金华道中怀念你。金华,今属浙江。 远别轻千里:远别,指远离;轻,轻松、轻易。 经行历万山:经过漫长的旅程,穿越了无数的山脉。 思君终夕坐:思念你,整夜坐在床边。 出守几时还:离开这里去守边疆多久才能回来。 堤柳吹花尽:岸边的柳树被微风吹动,花瓣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