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歌当离筵,东风逗微雨。
会合饮中仙,两两各相侣。
二老行纡徐,二妙足高举。
儒袍联尊生,乌纱对宾主。
酒半散林壑,寻诗镂肝腑。
词锋挽落晖,酣战走旁午。
冥搜隘八极,光焰互吞吐。
珠玑落吾手,拾袭谁敢侮。
悠悠大块内,何物不参伍。
嗟余独行迈,弃斥无所与。

戊子年春天,我将赴温州杨君谦邀我饯行于虎丘。同集的人有沈启南、韩克赞、二老(指徐昌国和唐子畏),他们头戴青巾,穿着青袍方巾,还有朱性甫,也穿着青袍。而我和杨君谦则戴着纱帽。我们一共八人,每人都带上了不同的头巾。鸟叫声当离筵,东风轻吹微雨。

会合饮中仙,两两各相侣。

二老行纡徐,二妙足高举。

儒袍联尊生,乌纱对宾主。

酒半散林壑,寻诗镂肝腑。

词锋挽落晖,酣战走旁午。

冥搜隘八极,光焰互吞吐。

珠玑落吾手,拾袭谁敢侮。

悠悠大块内,何物不参伍。

嗟余独行迈,弃斥无所与。

注释:戊子年是1908年,杨君谦邀请作者在虎丘饯行;“青袍”是古代士人的便服;“巾”指头巾;“俪”(li)即“配”。

赏析:这首七律是一首送别之作。前四句写送别的场景:诗人和友人来到虎丘,准备喝酒饯行。虎丘的景色十分优美:山峦如画,水波不兴,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但诗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愉快,反而感到有点沉重。因为此行之后,自己将远离亲友,独自去温州,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所以这四句诗实际上是写诗人内心的矛盾。后四句写饯行的场面:大家饮酒谈心,欢声笑语,气氛热烈欢快。但是这种欢乐的气氛很快就过去了。大家纷纷散去,各自寻找自己的道路了。最后两句则是写送别的感慨。诗人虽然已经辞别了友人,但是心中仍然牵挂着他们。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后的道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只要彼此相互支持,就一定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所以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前进,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