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潇洒有高斋,径造何烦折简催。
雪砌宜人寒不扫,溪门待客夜还开。
离离灯火分春色,奕奕梅花照酒杯。
笑杀山阴王长史,不逢安道为谁来。
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文林,明代诗人,创作此诗以应友人邦彦之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高洁的山水画卷,展现了隐士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 隐君潇洒有高斋,径造何烦折简催
- 首句“隐君潇洒有高斋”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隐居生活状态。这里的“隐君”指的是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生活的隐士。他居住在高耸入云的山斋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隐士的高洁品格,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 “径造何烦折简催”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生活节奏。这里的“径造”意味着直接前往,没有经过繁琐的书信往来。而“折简催”则暗示着外界的干扰和催促,这些都被隐士巧妙避开,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修行。这种态度体现了隐士对自由生活的珍视和追求。
- 雪砌宜人寒不扫,溪门待客夜还开
- 此句描述了隐士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在寒冷的冬日里,雪地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既方便行走又增添了几分温馨。这里的“宜人”表明雪景与隐士的生活十分契合,能够带来内心的愉悦。而“寒不扫”则展现了隐士随遇而安的心态,他们享受自然的洗礼,不拘泥于形式。
- 紧接着,“溪门待客夜还开”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画面。在夜色中,溪边的门户缓缓开启,迎接远方的朋友。这种等待不仅是对朋友的尊重,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夜晚的门还开,象征着隐士的生活不受外界影响,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宁静和平和。
- 离离灯火分春色,奕奕梅花照酒杯
- 第三句“离离灯火分春色”描绘了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共处。在温暖的灯火映照下,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这里的“离离”形容灯光明亮而繁多,仿佛与春天的景象融为一体。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也反映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 “奕奕梅花照酒杯”则是对主人品性的赞美。梅花以其坚韧和傲骨著称,而此处的梅花似乎也在用它的光芒照亮了主人的酒杯。这不仅象征着主人的品质高尚,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梅花与主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种相互欣赏和尊重的美好关系。
- 笑杀山阴王长史,不逢安道为谁来
- 最后一句“笑杀山阴王长史,不逢安道为谁来”以幽默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这里的“笑杀”表示极度的快乐和得意,可能是对王羲之(山阴王长史)或王徽之(安道)的一种戏谑。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雅士,以他们的才情和行为著称。
- 这两句诗以一种风趣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自己能与之结交的庆幸。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展示了自己对友谊的重视和珍惜。这种情感的交流,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林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这首诗也向我们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独立,不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