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客棹一身渺”,意思是我乘着小船,独自漂泊,身在旅途。“归程千里多”,意思是漫漫的归途有几千里长。这两句是说诗人乘船远去,独自一人,飘荡在茫茫的江海上,不知归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意思是天空中的乌云夹着细雨,秋天的江水也像巨浪一般汹涌澎湃
【注释】 1.武城:地名,今山东省境内。 2.过二:二月。 3.春光:春天的景色。 4.芳洲:花草繁多的水边。 5.罨(yǎn)云:被雨打得低垂下来,遮蔽了天。 6.风微:风很小。 7.行舟:船儿。 8.闻道:听说。 9.悲笳(zhōu):悲伤地吹奏着军用号角。 10.戍楼:瞭望哨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经过一个叫做武城的小镇时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小诗。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
【注释】 1.天津:指杭州西湖。 2.有约:有约定的,即有约会的。虚左:空出尊位。 3.行:行走。无心:无意。误向前:误往前行。 4.新雁:初飞的雁。秋思集:秋天的思绪聚集。 5.短篷:小船的帆。惊雨:被雨水惊醒。夜灯悬:夜灯在雨中摇晃不定。 6.垂杨古渡边:柳树成荫的旧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与友人沈良臣失散后,诗人思念友人而作。全诗写得委婉含蓄,不直抒胸臆,而是以写景抒情为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的内容和原诗句进行比对,包括选项的表述和诗的意境、形象、技巧等方面。本题属于综合考核型试题,这类试题考查学生的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
翼翼丘亭倚涧濆,亭前草树涧前云。 西南正据琅琊胜,今古难追六一文。 客散依然禽鸟乐,山空独有水泉闻。 苍头白发聊能醉,不是当时旧使君。 注释: 翼翼:形容山峰高峻挺拔的样子。 苍头:古代对奴仆的称呼,这里指侍奉主人的人。 苍头白发聊能醉:在苍头和白发的陪伴下,勉强能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亭子风景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亭子的景色,亭子倚靠着高大的山峰
入雁荡 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 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 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 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 译文: 进入雁荡后,山势深邃,车辆马匹难以通行,鸡鸣狗吠之声也显得稀少而寂静。沿着山涧道路前行,只见四周景色苍茫辽阔,山峰高峻挺拔,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攀援而上,终于到达了一处陡峭的悬崖之上,这里有一个僧人居住的小庐舍。不知不觉间,已经登上了这座山峰之巅
【注释】 清晖:清凉的阳光。 分官:分到官职。永嘉:古县名。在今浙江温州一带。 秋深热后雨,霜薄树犹花:深秋天气转凉后,一场大雨过后,树上的叶子还没有落尽,仍然开着花朵。 乘船看修竹,疑是到君家:乘船时看到岸边长着茂密的竹子,使人误以为到了沈石田的家。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永嘉县衙任职时的所见所感,抒写了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自古清晖地”,点明地点。接着写自己来到永嘉县
注释: 清明时节,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仿佛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打扰到这个寂静的节日。我在旅馆中,正想着你。春天的气息已经渐渐消退了半,而江边的声响却越来越清晰。因为怕冷,我仍然保持着火堆的温暖,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丝温暖。我移动椅子的位置,希望能看到夕阳的余晖。虽然我们相隔很近,但是时间就像暮色一样深沉,无法逾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明时节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舟中有怀林待用》是明代诗人文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渺渺长波映远空,依依新柳扬春风。相思人在青山外,尽日舟行细雨中。汲黯身为汉廷重,杜陵诗到锦城工。天王明圣江湖远,嬴得驱驰两面蓬。} { 渺渺长波映远空,依依新柳扬春风。相思人在青山外,尽日舟行细雨中。汲黯身为汉廷重,杜陵诗到锦城工。天王明圣江湖远,嬴得驱驰两面蓬。 文林,字宗儒,号琅琊漫抄、文温州诗。明代苏州府长洲人,成化八年进士
岁暮客钱唐邦彦征君以诗招饮席间因次其韵 文林,明代诗人,创作此诗以应友人邦彦之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高洁的山水画卷,展现了隐士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1. 隐君潇洒有高斋,径造何烦折简催 - 首句“隐君潇洒有高斋”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隐居生活状态。这里的“隐君”指的是远离尘嚣、过着清静生活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