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
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
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
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

入雁荡

山深断车马,鸡犬亦萧疏。

涧道散苍莽,峰峦翔紫虚。

扳援绝鸟道,宛转得僧庐。

不觉凌绝顶,身寒云满裾。

译文
进入雁荡后,山势深邃,车辆马匹难以通行,鸡鸣狗吠之声也显得稀少而寂静。沿着山涧道路前行,只见四周景色苍茫辽阔,山峰高峻挺拔,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攀援而上,终于到达了一处陡峭的悬崖之上,这里有一个僧人居住的小庐舍。不知不觉间,已经登上了这座山峰之巅,此时感觉身体被寒风吹透,周围的云雾弥漫在衣襟之上。

注释

  • 入雁荡:指进入雁荡山。
  • 山深:形容雁荡山的地势深远。
  • 断车马:无法通行。
  • 鸡犬:鸡和狗,常用来象征乡村或偏远之地。
  • 萧疏:稀少、寂静。
  • 涧道:山间的溪流或小径。
  • 苍莽:形容山野或自然界广阔无边的景象。
  • 翔紫虚: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景象。
  • 扳援:攀援,指攀登峭壁或险路。
  • 鸟道:陡峭的山路。
  • 宛转:曲折、蜿蜒。
  • 僧庐:僧人居住的小屋或庙宇。
  • 凌绝顶:登上最高峰。
  • 身寒:感受到冷气,通常用来形容寒冷的环境中感到冷。
  • 云满裾:云雾弥漫到衣襟上,形容周围环境十分清幽。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进入雁荡山之后所经历的一系列自然景观变化。诗中描绘了从山间道路的崎岖、山景的荒凉到登顶后的清凉感受,以及云雾缭绕的奇景。通过这些生动的自然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雁荡山的壮丽风光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