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棹一身渺,归程千里多。
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
亭界短长道,泉分南北河。
醉醒篷底坐,何处起渔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客棹一身渺”,意思是我乘着小船,独自漂泊,身在旅途。“归程千里多”,意思是漫漫的归途有几千里长。这两句是说诗人乘船远去,独自一人,飘荡在茫茫的江海上,不知归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意思是天空中的乌云夹着细雨,秋天的江水也像巨浪一般汹涌澎湃。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云雾缭绕,大雨倾盆的景色。这两句既写了自然景致,又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意境,烘托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亭界短长道,泉分南北河”,意思是亭子周围的道路是曲折的,泉水从南边流入北边的河道。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狭窄与险峻,表达了作者对于前途的担忧。
“醉醒篷底坐,何处起渔歌”,意思是我在船上醉酒醒来,坐在船篷下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渔民唱起那悦耳的歌来呢?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寂寞无聊,渴望能听到歌声的心情。
【答案】
译文:
我乘一叶小舟,孤零零地漂泊在茫茫江海上,不知归期。
漫漫的归途有几千里长。
秋高气爽,乌云密布,细雨纷飞。
秋天的江水也像巨浪一般汹涌澎湃。
亭子周围的道路是曲折的,泉水从南边流入北边的河道。
醉后醒来坐在船篷下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渔民唱起那悦耳的歌来呢?
赏析:
此篇写旅情。诗人以“客棹”自喻,说自己是孤零零的一人,漂泊在无边无际的大江之上,不知何时是归宿。“归程千里多”一句,点明行程之遥。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所见:“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天气阴沉,阴云密布;秋风萧瑟,秋雨潇潇;江河水势浩大,汹涌澎湃。诗人将风雨、江水等自然景象与自己的孤独、凄凉之感联系起来加以描写,既写出了景物的壮美,又有感于自身的孤独。“寒云挟疏雨,秋水逝洪波”,这两句话既写了自然界的景象,又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意境,烘托出了诗人的孤苦之情。
诗人笔锋再转,写自己所处环境的狭窄和险峻。亭子周围的道路是曲折的,泉水由南往北流过河道。这两句既是对环境的具体描述,又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前途的担忧。
诗人笔锋一转,写自己感到寂寞无聊的心情。他想到自己在旅途中感到寂寞无聊,渴望能听到歌声:“醉醒篷底坐,何处起渔歌。”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到寂寞无聊,渴望能听到歌声的心情。
此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孤独、凄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