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伦
【注释】 海棠:即“辛夷”,落叶灌木,叶有柄,花白色。春末夏初开花,有红、粉红、白等多种。 仙署名花海国移:仙名是海棠,所以叫海棠。海国是说海棠花的种植地。 半开:指海棠花未开时的花苞。风和雨都为之增色。 含姿:含有美的姿态。 红妆:指盛开后的花朵。 寒犹腻:意思是说花瓣还带有一丝寒意,仍然显得细腻润泽。 翠幔:指花瓣像绿色丝带一样垂挂下来。 艳不支:意思是说花虽然美丽动人,但是娇艳之姿难以持久
途中得吴中望书有感祖墓在嘉兴 阙下仙班梦未回,白头相望远登台。 马经芒部山烟过,雁带昆明瘴雨来。 万里论心天咫尺,百年怀土日徘徊。 离离高冢虹桥畔,犹是延陵王气开。 注释: ① 阙下仙班:指皇帝的官邸,也泛指朝廷。 ② 马经芒部:指经过芒部的地方。芒部县今属浙江。 ③ 昆尘:即云南。昆明为云南省会。 ④ 论心:指谈心、交流思想。 ⑤ 延陵: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丹徒东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句分析诗歌的大意、手法等。本题中要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这是解答此类型题目的关键所在。还要注意诗歌的结构特点,比如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押仄声韵,对仗工整,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黄鹤楼 黄鹤仙人去不回,汉家楼阁自崔嵬。 千帆雨色当窗过,万里江声入座来。 云梦天低湘女怨,洞庭叶下楚臣哀。 西风何处闻长笛,乱落梅花到酒杯。 译文: 黄鹤楼(其一) 传说黄鹤仙人已经离去不再回来,只有这座古老的汉家楼阁依然高耸入云。 无数船只在风雨中驶过,那窗外的景色如同江面上的雨雾; 从洞庭湖吹来的风带着楚地人民对故土的思念和哀伤。 西风之中似乎传来了长笛声,梅花纷飞落在酒杯之中。 注释
【注释】 嘉禾道:指从杭州通往嘉兴的一条官道。 津亭:渡口上的亭子。 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省海盐县。 长水市:指长乐(今浙江长兴)这个地方。 万家:形容人烟稠密。 烟雨:江南地区常有的细雨。 青楼:旧时妓院的美称。 白苎(zhu1):白布。古代女子常穿白苎裙。吴儿:吴地的少女,这里泛指女子。 机杼(zhù):织布机。“机杼”即织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嘉禾道中作的一首纪行诗。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李白在开元寺时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自投簪绂下承明,尊酒看山鹿驭轻。 - 释义:我放下官帽与朝服,来到承明殿,举杯共饮,观赏着山中的鹿车轻松自在地行驶。 2. 载客远随松径入,寻僧深叩石门行。 - 释义:载着客人远足于松林间的小道,寻找僧侣深入石门之中,探寻其修行之道。 3. 春衣翠滴诸峰色,夕磬清流万壑声。 - 释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表达了他在鄱阳湖边所感受到的美丽景色及其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欲向匡庐卧白云”,描述了诗人想要躺在庐山的白云之上的愿望。匡庐,即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 第二句“官亭水色尽氤氲”,描绘了官亭周围水域的美景。氤氲,形容水气弥漫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描写官亭周围水域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何年衣锦帝乡回,父老犹能指汉台。 译文:何时才能重返繁华的故乡?父辈们仍能指向汉宫。 注释:“衣锦”是穿华美的衣裳,“何年”是何时,“帝乡”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父老”指老人们,“犹”是还,“尚能”是还能,“指”是指点,“汉台”是指汉朝的宫殿,“沛公”指刘邦,“卮酒”是指酒杯,“芒砀”是形容星星稀疏的样子,“黯不开”是暗淡不明,“楚歌”是指楚国的歌曲,“谁更似”是谁能像楚歌一样动人
隋堤高阁俯邗沟,载酒歌同赋客游。 树里钟声山寺午,檐前雨色海门秋。 离宫花鸟俱陈迹,辇道风沙自古丘。 二十四桥何处是,且乘明月醉扬州。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与王元美登上扬州芜城阁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创作得秋字。诗中描绘了隋堤高阁、山寺钟声、海门雨色等自然景观,同时表达了对过去离宫的感怀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最后一句“二十四桥何处是,且乘明月醉扬州”则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下,借酒消愁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十日山城醉浊醪,岁残犹复揽征袍。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十天的时间里,我在山城中沉醉于浑浊的酒中,即使到了年底,我也还是身着征衣。这里的“旬”指的是十天,“浊醪”是指浑浊的酒,表达了诗人在山城中沉醉于酒精中的情景。 2. 婆娑赠汝双龙剑,贫贱骄人五色毫。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给你赠送了双龙宝剑和五色笔,虽然你贫穷但仍然自豪。这里“婆娑”是一个动词,意思是舞动、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