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王
江南名伎号穿针,贡入天家抵万金。 莫向人前唱南曲,内中都是北方音。 【注释】 “江南”句:江南地区的女子能歌善舞,技艺高超,被称为“名伎”。 穿针:比喻女子的绣工精巧。 “贡入”句:指这些女艺人被选入宫廷后,她们的技艺和歌声就成为了皇帝的玩物,价值千金。 “莫向”句:在皇宫里,女艺人不能公开演唱南方的乐曲,只能在宫中奏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元代宫廷中的女性艺人,她们被选进皇宫,成为皇帝的玩物
注释:她低垂着云髻,淡妆浅抹。自从到这里后,就经常在这里看到各位王爷。因为她为人谨慎而善良,所以皇帝喜欢让她侍奉在皇帝的小影堂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日常生活。她是一个女子,名叫“元宫”,生活在皇宫中。她在皇宫中的生活是单调而平凡的,每天的工作就是侍奉在皇帝的小影堂里。然而,尽管她的日常生活是如此单调乏味,但她却从未抱怨过,反而以她的行为和态度赢得了皇帝的喜爱。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海子东头暗绿槐,碧波新涨灏无涯。 瑞莲花落巡游少,白首宫人扫殿阶。 注释: 海子(湖泊):指青海湖的别称。 暗绿槐:指青海湖边的槐树。 灏(hào)无涯:形容湖水无边无际。 瑞莲(lán):佛教中吉祥的象征物,通常用莲花表示。 巡游少:指在湖边游玩的人很少。 白首宫人扫殿阶:白发苍苍的宫女正在扫殿阶。这里的“白首”指的是年老,“扫殿阶”则是指打扫殿堂和台阶。 赏析:
元宫词 春游到处景堪夸,厌戴名花插野花。 笑语懒行随凤辂,内官催上骆驼车。 注解与译文: 1. 注释 - 春游到处:春天里,皇帝带领嫔妃们四处游览,欣赏美景。 - 厌戴名花:虽然佩戴名贵的花朵,但她们更倾向于欣赏野外的花朵。 - 插野花:将野生的花朵插在头上或身边,增添别致的美丽。 - 笑语:在游玩时,嫔妃们相互间交谈,笑容满面。 - 懒行:有些嫔妃懒得行走
【解析】 此诗是一首宫词,诗人通过描写南国宫女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她们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月钱常是散千缗,大例关支不是恩”,意思是说皇帝每月发给宫女的钱只有一千缗,而大赦时却要拿出很多钱。“南国女官呼姓字,只愁国语不能翻”,意思是说南方的女官们称呼她们的名字,只是担心她们不会讲汉语。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写宫中生活之苦。 【答案】 译文: 每个月给的钱不过千缗,但大赦时要花费很多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元宫词》的意境和含义: 1. 秋深飞放出郊行:描述了一个秋季的景色,天空中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向远方。这里的“秋深”指的是秋天已经很深,而“飞出”则是说大雁开始迁徙了。“出郊行”则表明诗人是在郊野中行走。 2. 选得驯驹内里乘:这句诗表达了选择马匹的心情。这里的“驯驹”指的是被驯服的马匹,“内里乘”意味着在皇宫内部使用。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对自由与拘束的对比
燕子泥香红杏雨,苕花风澹白鸥波。 一年春事闲中过,镜里容颜奈老何。 注释: 1. 燕子:指燕子在春天时衔泥筑巢,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2. 泥香:泥土的芬芳味道,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气息。 3. 红杏雨:春天杏花盛开时,花瓣飘落如雨,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4. 苕花:一种生长在苕地的花,通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5. 风澹:微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6. 白鸥波
【注释】 西山:指长安的终南山,又称“太白山”。玉围屏:用玉石制成的屏风。供奉女儿:指宫女们。貂裘:皮毛细软贵重的皮衣。恩荣:皇帝的恩典和荣誉。 【赏析】 这首诗写唐玄宗时宫廷中女官们的服饰与情态,以突出她们受皇帝宠幸的特殊地位。首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终南山上白雪皑皑,犹如一块巨大的玉石屏风,环绕着宫院;次句描写女官们在登楼远眺时所见之景,眼界开阔,视野明朗;三、四句写女官们感到寒冷
《元宫词》是明代诗人朱有燉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腰肢瘦弱不胜裙,病里恹恹过一春。 因识玉颜多宠幸,殿前催得太医频。 2. 诗句解析: - “腰肢瘦弱不胜裙”:形容宫女的身形消瘦到了连衣服都难以承受的程度。这里的“不胜裙”既表现了宫女身体的虚弱,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严苛和对身体的苛求。 - “病里恹恹过一春”
注释: - 骏马:健壮的马匹。 - 苏合薰衣:用苏合香薰衣,可以驱除邪恶之气。 - 罟罟(guǒ)珠冠:古代妇女的发饰,形状像网眼,用珠子串成。高尺五:形容帽子很高。 - 暖风轻袅(niǎo):微风吹拂,轻柔地飘动。 译文: 骑着健壮的马,铃铛发出悦耳的响声,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女子头戴罟罟珠冠,帽顶有一颗高约一尺五的珠子,随风轻轻飘动。微风吹拂过来,轻轻摇曳着女子的发丝。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