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王
元宫词 金风苑树日光晨,内侍鹰坊出入频。 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绩斗鹌鹑。 注释 1. 金风:秋天的风吹过苑中的树木,带来凉爽的感觉,也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2. 日光晨:太阳刚刚升起,光芒四射,给人一种希望和生机的感觉。 3. 内侍:皇宫中的太监或侍女,负责皇宫内外的各种事务。 4. 鹰坊:古代皇家养鹰的地方,这里可能与皇帝或贵族有密切关联。 5. 剪绒花绩斗:用柔软的布料剪裁出绒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读懂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还要对诗歌的语言特色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的意象、情感、技巧等,并加以理解与体会,最后用精炼的文字表达出来。 “苑内萧墙景最幽”,这句的意思是说:在皇宫的庭院里,有一排排高大的围墙,它们像一道道屏障
《元宫词》是元代宫廷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细节和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金鸭烧残午夜香:描述的是夜晚时分,金鸭炉中的香已经燃尽,只剩下袅袅烟雾。这可能暗示了宫中夜晚的生活依然繁忙。 2. 内家初试越罗裳:指的是宫女们开始尝试穿越族(可能是越南或东南亚一带的民族)的传统服饰。这里的“越罗裳”可能指的是一种轻薄、色彩丰富的丝绸服装。 3. 芳容不肯留春驻
元宫词 梨花素脸髻盘龙,南国娇娃乍入宫。 无奈胡姬皆笑倒,乱将脂粉与添红。 注释:梨花般清新的脸庞,用发髻高高盘起,如同南国的佳丽初入宫廷。然而,宫中的胡人女子们却都忍不住地笑了起来,纷纷用脂粉来增添自己的艳丽,让原本已经美貌绝伦的南国佳人更加引人注目。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南国佳人和胡人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元代宫廷中的美丽与多元。南国佳人以梨花般的脸庞和发髻展现出清纯之美
诗句原文: 二十余年备掖庭,红颜消渴每伤情。 三弦弹处分明语,不是欢声是怨声。 译文: 二十多年来一直待在皇宫内,美丽的容颜让我常常感到伤心和难过。在三弦琴的演奏中,我能听到清晰的言语,那些话语不是欢乐的声音,而是充满了怨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有燉所作《元宫词(一百三首)》中的一首,通过描绘宫女的生活状态和她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珊瑚枕冷象牙床,耿耿青灯伴月光”,首句点出了时间是深夜,环境是孤寂的宫廷。“冷”字写出了夜的寒冷,暗示了宫女的孤独寂寞;“象牙床”则写出了其奢华之态,也暗示出宫女的身份高贵;“耿耿青灯伴月光”则写到了夜晚的环境氛围,渲染出了凄凉的氛围。 “不是宫闱有仙境,如何觉得夜偏长。”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以反问的语气道出了宫女们的感受
【注释】奇氏:指唐高祖的皇后窦德妃,字奇氏;中宫:即内宫。翰林:唐代学士院,皇帝顾问之所。裁诏:起草诏书。爵禄崇:恩宠高。 【赏析】此诗为咏奇氏(即窦德妃)之词。上片写其家居时受宠。下片写其入宫后得宠。全诗语言质朴、平易,而含意深远
侍从皮帽总姑麻,罟罟高冠胜六珈。 进得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 注释:侍从:指宫廷中担任侍卫或随侍的官员。皮帽:特指一种用皮革制成的帽子。姑麻:一种头饰,形状像云朵。罟罟: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指高冠。六珈:指古代帝王所戴的冠冕,此处可能指一种高级别的头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侍卫们头戴皮帽,身披罟罟高冠,显得尊贵而威严。他们进入女真人的千户家庭,见到了那个名叫茶茶的女子
以下是对元宫词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杏脸桃腮弱柳腰: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如同春天的杏花和桃花一样娇艳,腰肢纤细柔美。 2. 那知福是祸根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表面上看似幸福的事物,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或祸患。这里的“福”是指外在的荣华富贵,而“祸根苗”则指内在的隐患或危机。 3. 高丽妃子初封册:描述了高丽(今朝鲜)的一位妃子初次被授予封号,象征着她的地位提升和受到皇帝的宠爱
注释:月光明亮的深院中,有霜花盛开着。开遍了阶前的紫菊。清凉的风进入绣帐,让人无法入睡,起身在窗下弹拨琵琶。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深院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月明深院、开遍阶前、凉入绣帏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