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源
【注】1. 杨先归颍上:即送别杨先南迁。颍上,地名,在今安徽省颍上县。2. 凄然:悲伤的样子。3. 我欲南征子北迁:我打算去南方(避乱),您要往北方去了。4. 秋雨黄芦思颍水:秋天的雨水淋湿了黄色的芦苇,让人想起了颍水。5. 夕阳红稻忆吴田:夕阳下的稻田,让人想起了吴地。6. 萧条客舍虫声里,迢递乡书雁影边:客舍中只有虫叫声,远方传来的乡书伴随着大雁的影子。7. 安得重逢一携手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包鹤州东归的赠别之作。全诗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到之处,而“西风”一联尤为脍炙人口,传颂千古。 首联两句写送别。“西风江上赋归休”,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天气。“西风”、“江上”交代了时间、地点(在船上)和环境气氛,为下文写景张目;“赋归休”则表明送别的原因。这两句诗既切题又自然,没有过多地渲染离别之情,而只是淡淡地点出时令、气候和季节。 颔联两句写夜泊舟中
【译文】 送荆南师户侯移镇公安 旌旗飘扬映碧空,远去孤城入乱山。 淮月上楼人奏角,海天低树雁临关。 几家白发遗民在,千里青丝猎骑还。 旧镇荆南多胜概,别来惟见画图间。 【注释】 1、悠悠:指旌旗随风摇曳的样子。 2、旌旆:军用的旗帜;麾(huī)帜: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 3、碧云:形容旗子的颜色像蓝天一样明净。 4、孤城:指荆州城,当时是藩镇节度使的驻地,所以称“孤城”。 5、淮:淮河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张颍州写的一首赠别诗。诗的首联“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令。“迢递”,远貌;“浮”,漂浮,指水流湍急。“迢递”“浮”二字,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水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景象。“凄凉”,形容心情抑郁、悲伤。“颍州”,今河南许昌市,古称颍川。诗人在颍州作客,心情凄凉,于是产生了归乡之念。 颔联“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水阴”
诗句: 春城送别已斜阳,花发官亭酒正香。远骑青山江上路,新莺细柳禁中墙。疏星北阙趋朝早,澹月南宫听漏长。谁谓贾生年最少,独能陈策辅君王。 译文: 在春日的长安城中送别朋友,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官舍门前花开得正艳,美酒香气四溢。骑着马儿穿越青翠的山岭,来到江边的官道上。新绿的柳枝轻拂着宫墙,夜深人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更夫敲打漏壶的声音。谁曾想年轻的贾谊年纪虽小,却能够献计献策辅佐君王。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和干先生”意思是为干先生赋诗,干,即干宝,字永修(一说字文舒),晋代丹阳尹干之弟,曾任中书郎、太子少傅等职。 首联是说:在秋城下,黄叶飘飞,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而潸然泪下。 颔联是说:刚刚下过一阵小雨,千峰露出云端;太阳偏西,一只归鸟掠过长空。 颈联是说:自己客居他乡
诗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挥金收壮士,解剑赠离群。 数骑临秋别,孤猿入夜闻。 帐寒营满雪,边旷野连云。 愿出平胡策,归来报圣君。 【译文】 挥手送走那些豪壮的勇士,解下宝剑送给他们去远离故土,只留下几匹马在秋天告别,一只猿猴也随着夜晚降临了,军营里帐篷里的火炉都燃起了寒冷的炭火,边疆上一片寂静,只有无边无际的云朵。希望他们能拿出平定敌人的良策,胜利归来,为君王效力。 【赏析】
【注释】 ①慈闱:母亲的代称。 ②细雨连山暝:指春日细雨连绵,黄昏时笼罩着整个山乡。暝,同“冥”,昏暗。 ③清溪入郭斜:指清溪在傍晚时分,被夕阳映照着,斜照进城中,如同一条白色的丝带。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写于作者客居他乡的春天。全诗语言浅近,感情真挚,意境幽远,含蓄蕴藉。 首联是说,别后依然飘泊不定,而春天来临则更加悲叹伤嗟。一个“犹”字,既写出了作者漂泊无定的境况
怀何士信谪西河 全家离故乡,万里谪穷荒。 草木疏边境,牛羊绕帐房。 风声连雨雪,汉语杂氐羌。 远念平生友,行吟泪数行。 注释: 怀何土信:怀念何士信。何士信曾因得罪朝廷而被贬为西河县令,所以作者称其为“谪西河”。 草木稀:指边塞荒凉。 牛羊:指放牧的牛羊。帐房:帐篷。 风声:指西北风。雨雪:指雪。 汉语:指汉语方言。氐羌:指古代西部少数民族。 平生友:指与何士信一起的朋友。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