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旌旆碧云端,远去孤城入乱山。
淮月上楼人奏角,海天低树雁临关。
几家白发遗民在,千里青丝猎骑还。
旧镇荆南多胜概,别来惟见画图间。

【译文】

送荆南师户侯移镇公安

旌旗飘扬映碧空,远去孤城入乱山。

淮月上楼人奏角,海天低树雁临关。

几家白发遗民在,千里青丝猎骑还。

旧镇荆南多胜概,别来惟见画图间。

【注释】

1、悠悠:指旌旗随风摇曳的样子。

2、旌旆:军用的旗帜;麾(huī)帜: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帜。

3、碧云:形容旗子的颜色像蓝天一样明净。

4、孤城:指荆州城,当时是藩镇节度使的驻地,所以称“孤城”。

5、淮:淮河,流经今安徽西部和江苏北部,是一条大河。

6、奏:吹奏乐器,如笛、箫等。

7、海天:指大海和天空,这里借代长江。

8、青丝:指黑色的头发,古代以黑发为贵。

9、遗民:指被俘的百姓或流亡在外的人民。

10、胜概:好形势,好的风光。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冬,当时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去世,其子高湘继任后,与杨行密不睦,于是朝廷派荆南留后王建威赴鄂岳宣慰使职,并令荆南兵马都监张训赴鄂州会兵讨杨。此诗即写送别王建威赴鄂岳宣慰使之事。

前四句描写荆南的景物,渲染气氛。首句写旌旗之高耸入云,次句写荆门城入荒山之中。三句写月光照耀下的楼台,四句写临水的边寨,五句写白发遗民,六句写猎骑归乡,七句写胜景,八句写故地。

后四句写诗人对荆南的印象。前两句说荆南有好风光,但只看到画图而已。后两句说荆南有好风光,但只看到画卷而已。

全诗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形象鲜明,色彩绚丽,富有生活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