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
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
才薄惭王事,吟多惜宦游。
不逢张太守,那得暂相留。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为友人张颍州写的一首赠别诗。诗的首联“迢递浮淮泗,凄凉过颍州”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令。“迢递”,远貌;“浮”,漂浮,指水流湍急。“迢递”“浮”二字,既点明了地理位置,又写出了水势浩大、波涛汹涌的景象。“凄凉”,形容心情抑郁、悲伤。“颍州”,今河南许昌市,古称颍川。诗人在颍州作客,心情凄凉,于是产生了归乡之念。
颔联“水阴孤馆夕,草色半城秋”。“水阴”,指夕阳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孤馆”,指朋友张颍州的住所。“夕”,傍晚时分。“草色半城秋”,意思是说傍晚时分,草木的颜色已半成秋色,说明已是深秋季节。这两句诗描绘了颍州傍晚时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颍州的美好记忆,也表达了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
颈联“才薄惭王事,吟多惜宦游”。这里的“才薄”指的是才华不足,“王事”指的是朝廷的公事,“吟多”则是指作诗写文章太多,以至于连官都做不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胜任公务的自责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因作诗过多而感到惋惜的心情。
尾联“不逢张太守,那得暂相留”。这里的“张太守”指的是颍州的长官张颖州。“相留”的意思是留下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颍州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如果不是张颍州挽留他,他又怎么能有机会暂时留下来呢?尾联与首联形成了呼应之势,使全诗的主题更加突出。
【答案】
译文:
远望淮河、泗水一带,水路茫茫,令人心寒,我不禁想到自己将要离开颍州。傍晚时分,颍州水边的孤寂客栈里,夕阳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人感觉朦胧。此时,天色已晚,草木的颜色已半成秋色,这是深秋季节。我在这里度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如今又要离开这里,心中充满了惆怅和不舍。我虽然才华有限,但仍然尽力完成朝廷交给我的任务;然而由于作诗过多,我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官职。如果不是颍州的长官张颖州挽留我,我又怎能有机会暂时留下来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张颍州写的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颍州作客,心情凄凉,于是产生了归乡之念。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赠别诗。诗中通过描写颍州水边孤寂客栈里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颍州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作诗过多而感到惋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