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涍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从手法、情感以及主题等角度进行赏析。具体来看,首联“西湖窈窕三十里,柳丝含烟拂湖水”描写了西湖景色,以写景入手,营造了优美的意境;颔联“青山荡漾春风来,苏公堤边花正开”描写的是春日里湖光山色,描绘出一副和谐美好的画卷:第三联“玉缸春酒映江碧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紫薇花行 英菲窈窕绿窗前,艳影扶疏翠戺连。 玉衡含照妍华夕,金风弄彩泬寥天。 流风逝水惊离索,十载幽栖对花萼。 无情羁宦却归来,有客伤秋叹荣落。 兰宫桂殿凤凰楼,帝台仙客恣攀游。 可堪残月鲈江梦,不奈连云骑省秋。 言追渔父赋归欤,寂寞蓬蒿掩敝庐。 旖旎繁英重入赋,婆娑生意最愁余。 人情感物多惆怅,白发红颜两相向。 东篱并就菊松姿,北山岂孤猿鹤望。 青葱摛藻记甘泉
【译文】 奔流的波浪让我目眩,惊飞的蓬草频临异乡。清晨匆匆叹息京畿,晚上宿处怨叹河广。近水行舟倦意难消,远望辽阔景色莽苍。乘坐菰蒲船在星下泛游,挹流面对秋天清爽。飘荡的云彩随风而来,残留的霞光映照着月亮。不眠中怀念古今兴废,眷念万物徒然慷慨激昂。仰望淇水非咫尺距离,瓠瓜也难以与往昔相比。墙壁上的彩绘最终寂寥空阔,龙文图象更添恍恍惚惚的想象。荣华富贵终究谁可目睹,逝川流水只有白白地流逝
注释与赏析 1. 功成下吏古所悲,浮云蔽日今曾见。天下惊闻柏台火,匣内空留上方剑。 - 注释:功名成就后却沦为下级官吏,这是自古以来就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如今虽然天上浮云遮住了太阳,但曾经的辉煌景象依然历历在目。当天下人听闻柏台(指御史台)起火的消息,不禁为之震惊。而在他们的视线中,那些曾经握在手中的上方剑(指高级官员的武器),如今却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辉。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桐岩晓发》。下面是对其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厉涧越越南岑,拂雾趋东土。 - 释义:从厉涧越过南岑,在拂去山雾后向东进发。 - 关键词注释:「厉」意为陡峭;「越」表示越过;「南岑」是指南方的山峰;「拂雾」即拨开雾气;「趋」是前进;「东土」则指向东边的陆地。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清晨出发的场景,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前方目的地的渴望。 2. 宿处惟苍烟,遥天径如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癸卯年的除夕之夜,于北曹的所作。全诗共8句,每句都是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 独马向寒烟,青阳眷明发。 霜净肃兰池,云沉迥丹阙。 第一句“独马向寒烟”,描述了诗人骑马向寒冷的烟雾中行进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而冷清的感觉。第二句“霜净肃兰池”,则描绘了雪花洁白地覆盖着花池,使花池显得更加宁静美丽。 林阡麇易聚,江天雁难没。 风物怅徂阴
【注释】 发郡城之天台:从郡城出发,到天台山。 曾城阿:指天台山。曾氏古族封地在浙江天台县,所以称为“曾城”。 沧波上:指苍茫的水面上。 萦溪复含流:回环的溪流又夹带着流水。 连岑:高耸的山峦。 风湍信千转:山间狂风急转。 云峰非一状:山峰变化多端。 锦缋纷迎玩:色彩缤纷的山花迎接着观赏者。 氤氲:烟雾弥漫。 兰泉芬可掬:兰花香味浓郁。 苔壁险难傍:苔藓长满的石壁上很难攀爬。 思偕同怀子
翠华歌奉寄白岩乔司马 翠羽的彩云远远飘落在钟山边,五色云彩中松柏显得空寂愁苦。 长干街头飞散的落花,秦淮河岸上乌鸦悲啼声声。 雁门关前的战旗在塞口高高竖起,美丽的蛾眉姑娘哭声震动南斗星。 翩翩起舞追逐百草生长的渔猎者,紫红色的鳞甲和白色的额头随龙形骏马翱翔。 赤诚忠心的将军是射雕高手,身侧马上弯弓射向远方目标。 京都以北风雪暗沉麒麟王座,梨园子弟争相角逐争先。 彭蠡中丞怀念着那片仙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秋日杂诗》三首组诗中的第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逐句释义: 1. 凉风吹嘉树,万物遗光泽。 凉风轻拂着树木,使它们失去了光彩。 2. 严气乘运流,华月归如客。 寒冷的气流随着季节的运行而流动,月亮仿佛是客人归来。 3. 凝霜无停艳,违寒有来翮。 霜花绽放却不停留,违背寒冷却有了归来的翅膀。 4. 叹彼往化驶,感此沦岁迫。 感叹时光流逝迅速
秋日过庄居 千家楼阁俯溪流,一道银河漾彩舟。花洲源里通仙郭,屟廊山面接平畴。 平畴靡迤闭荒陌,虎阜玲珑望非隔。松菊归来陶令居,云霞宛对王珉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庄居的风景,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庄居的宁静和美丽。诗中用"千家"、"一道"等词语来形容庄居的宏伟壮丽,用"花洲源里通仙郭"等词语来描绘庄居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