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行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长沙张少参,对张少参的前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首联写自己不因离别莼菜羹就思念家乡,因为长沙是遇主之地,不同于汉初贾谊被贬长沙时的遭遇。颔联写自己将像春日使者一样,到成都去宣扬皇帝的德化。颈联写自己要像诸葛亮那样,在剑阁题下铭文,让后人永远铭记。尾联写自己问蜀中父老谁是文章的佼佼者。 东征且莫念莼羹,遇主长沙异贾生。——我此次东征,你不要惦记吃莼菜羹(指鲈鱼脍)了
【译文】 在钧天一震洞庭阴,虎观峥嵘白雪林。云梦火明秋较猎,兰台风起昼披襟。浮湘司马才名大,开府羊公惠爱深。独有夜郎羁客在,武溪烟雨自悲吟。 注释: 1. 赠中丞江玉卿自郧台移镇许昌: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中丞江玉卿的赠诗。 2. 钧天一震洞庭阴:意思是天上的声音像地震一样震动着洞庭湖。 3. 虎观峥嵘白雪林:意思是在虎观(汉高祖刘邦的宫殿)里,雪白的树木高耸入云。 4.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岱》之一。它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首句“东岳峥嵘迥不群”,描绘了泰山的巍峨壮观,与众不同。这里的“峥嵘”一词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次句“中峰瑞霭更氤氲”,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神秘气息。这里的“中峰”指的是泰山的中部,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第三句“天门雪尽河流合”,描述了泰山脚下的景象。这里的“天门”是指泰山的北门——天门关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浩荡天门日月开,削成丹壁拥崔嵬。 - "浩荡天门":形容泰山如同天上的门一样雄伟壮观。"日月开":指太阳和月亮都从天门中露出来。"削成丹壁":形容泰山的山体就像被削去了一层一样红润。"拥崔嵬":形容泰山高耸入云。 2. 河宗泰岳翻西绕,山拱神京自北回。 - "河宗泰岳":指泰山作为黄河的发源地,象征着河流的重要性。"翻西绕":表示黄河绕过泰山向西流去。"山拱神京"
诗句翻译:霜降后江边变得空旷,枫树的叶子已经凋零,广陵潮水接天而来。 译文:霜降后,江面开始显得寒冷,枫叶虽已落下却依然翠绿未脱。广陵城上秋气萧瑟,潮声阵阵欲来风色愈发强烈。闻道蹴天三百里,不知何似浙江潮。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江上旅行时的心情与所见。诗中,“霜落江始寒,枫叶绿未脱”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而“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达”则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黄金台下白榆秋,叶落滹沱急暝流。 南望大江明月里,片帆千里下扬州。 注释与赏析: - 黄金台: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高台,传说商汤王曾在此招贤纳士。此处借指广陵,即今天的扬州。 - 白榆秋:秋季的白榆树开始变黄,落叶纷飞。 - 滹沱河: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这里指代北方的河流,秋天水流湍急,景象壮阔。 - 明月:指夜晚明亮的月光。 - 大江: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 明月里:在月光照耀下的场景。
诗句原文: 树古苔痕厚,山秋黛色增。 穿云钟报客,坐石鸟窥僧。 注释解释: - 树古苔痕厚:指树木古老,苔藓痕迹厚重,形容树木历经沧桑,岁月悠长。 - 山秋黛色增:山峦在秋天呈现出深蓝色的色彩,增添了一份秋日的宁静与深远。 - 穿云钟报客:穿过云端传来的钟声,象征着客人的到来,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 坐石鸟窥僧:坐在石头上的鸟儿在窥视着僧人,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画面。 赏析:
过秦邮与袁明府文毂饮甓社湖因忆吾友宗子相尝豪饮于此屈指二十年所矣袁是子相通家子也感而赋赠 宗君一往二十年,江左风流尚宛然。 袁郎崛起亦不晚,遗调曾传广陵散。 恍如杨子逢桓谭,安得中郎遇元叹。 作客况在黄岩山,卧起云壑非人间。 讼堂一挥百牍尽,坐听流水心常闲。 兴来笔底兴烟雾,华顶霞标照毫素。 海峤曾赓康乐诗,天台未数兴公赋。 梦寐惟思燕市盟,白雪一字千金轻。 但逢吾党便绝倒
注释与赏析: 客岁曾开蓟北书,知君秋兴在鲈鱼。 客岁指上一年(即前年),蓟北是唐代京兆的别称,今北京市一带。书,书信。“蓟北书”指的是给朝廷的一封奏章。 “知君秋兴在鲈鱼”,知道您秋天的心情是在吃鲈鱼。兴,这里指兴致。秋兴,秋天的兴致,这里指秋日的情怀。鲈鱼,是一种水生动物,产于中国江南地区,因为味美而闻名,所以也用来形容人的思乡之情。 衔思却向湘沅去,明月沧洲满谪居。 衔思
【注释】: 双星:指天上的织女和牵牛,常比喻有情人不能相聚。天目:在浙江临安,山中有天目洞,风景幽美。云林:指深山幽谷,多云雾。青竹,这里泛指松柏。 【赏析】: 《次刘明府宴二大参松雪庵韵二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袁士亨的作品。袁士亨(1249年—1327年),字士亨,号月塘老人,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人。南宋遗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