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嗣
诗句解释 1 “惆怅空堂晓,萧条秋气阴”:清晨的庭院中显得空旷而寂静,空气中弥漫着秋天的萧瑟氛围。 2. “悬窗对疏雨,落叶满重林”:透过半开的窗户,可以看到稀疏的春雨正缓缓落下,落叶覆盖了整个树林,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 3. “长往怀仙事,端居养道心”:诗人一直怀念着过去与仙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现在则选择在静谧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追求道教的真谛。 4. “谁知岁复晚,高志莫能寻”:岁月流转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夜语罢:晚上交谈完毕。 2. 惆怅出前林:走出树林时感到惆怅。 3. 晓日孤村映:早晨的阳光照耀着孤单的小村庄。 4. 秋风落木深:秋风中,树木落下的叶子显得非常深厚。 5. 别来生白发:自从分别以来,我的头发已经变白了。 6. 归去换愁心:回去的路上,心情变得忧愁。 7. 还复茅檐下,朝朝鸟雀吟:回到茅草屋檐下,每天早晨都有鸟儿在鸣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秦皇:秦始皇。峄山碑,指秦始皇东游会稽时立的石碑,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千载后:千年过后。峄岭:指峄山,山名。尚遗碑:尚有遗留的碑石。断石:残石,指碑上的文字已被风化而残缺不全。青山路:指通往青山的山径。孤城:指山中孤寂无依的小城池。沧海湄:大海的边际。萧条馀霸气:形容这座小城池仍保持着昔日帝王之气。磨灭想雄辞:意谓这座小城池虽然已经衰败,但是仍然能激起人们壮志豪情的联想。君到鸣琴暇
【注】仲实:人名。黄门:官职名,此处指仲实的官职。固始:地名。 一路通淮水,从亲千里馀。 一路上经过淮水,离家已经一千多里了。 到门系舟楫,登岸启园庐。 到了门口拴好船只,上岸推开园里的门。 洲富十头橘,溪深盈尺鱼。 河中橘子丰收,溪里有鱼儿肥美。 明光待起草,且莫赋闲居。 等天亮再写文章,暂且不要写诗赋闲居。 赏析: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插入“到门系舟楫
注释: 1. 由关子岭发兵入绵上:从关子岭出发,进兵进入绵上。关子岭是山名,绵上即绵州,今为绵竹县。 2. 儒衣曾事主:身穿儒士的衣服,曾经侍奉过主人。儒衣指儒生的服饰,主是指主人。 3. 羽檄且徵军:征召的军队正在使用紧急公文(羽檄)征调。羽檄是一种古代的文书,用来迅速传达命令。 4. 敢奋一朝画,而邀百战勋:我敢于挥笔作画,以获得百战的功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决心要为国家效力,不惜一战的决心。
《西园再酬子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意,尾联抒情。 诗句释义: 1. 茅屋还相见:指在茅屋里再次与子延见面。 2. 冬郊那可闻:冬季的郊野那里可以听到声音? 3. 荒城连冻浦:荒芜的城池与结冰的河流相连。 4. 落照与寒云:夕阳的余晖和寒冷的云朵。 5. 远树行时倚:远处的树木行走时依偎在一起。 6. 归途到处分:回家的路上分道扬镳。 7.
【注释】 霜落岁方晏:霜降的时候,岁末将近。晏,晚;迟。 田园空复情:《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爰求柔桑,是断我肠。”此句用其意。 念君重离别:想念你(元玉)又要与(邓应和)分别。 邀客到茅荆:邀请客人一起来到茅屋前的小路上散步、聊天。荆,通“荆”,草名,此处指小路两旁的草丛。 晚日农夫语:傍晚时分,农人在田间劳作时相互谈话。语,交谈。 秋天鸿鹄鸣:秋天时节,大雁南飞时鸣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分水岭晚行》。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第1-2句:客兴日无奈,兵荒岁屡加。 注释: - 客兴日无奈:每日的游子之心情都感到无力应对。 - 兵荒岁屡加:战争频繁,岁月不断加重。 第3-4句:少年曾许国,多难更移家。 注释: - 少年曾许国:年轻时期曾经立志为国家献身。 - 多难更移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变故后,不得不迁移家园。 第5-6句:远水通春骑,孤城起暮笳。
【注释】 谷司仆:指官名。黄门:宫禁中的小门,此处借指内廷。诸公:指皇帝的侍从官员。见过:来见我。 【译文】 山林高士驾车而来,鸡黍野人热情相邀。 不回避家中贫穷,不忘在岁暮时节来寻。 寒城在云中耸立,晴树在雪中显得幽深。 谁还能记得当年的心情,隐居至今仍然孤独。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在长安时所作。前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在长安相会,彼此都以山林隐逸之士相称。“驾”字,表明是乘车前来。“鸡黍”
【注释】: 骤雨新秋晚,微晴墟落间。 骤雨初降新秋夜晚,微微晴朗的村落中。 悠然抱藜杖,率尔倚柴关。 悠闲地抱着拐杖,随意地倚靠在柴扉边。 空壑才容水,流云故满山。 空旷的山谷刚刚能容纳水流,流动的云彩故布满了群山。 遥知城市里,应羡此身闲。 远远地知道城里的生活,应该羡慕我这身体闲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子延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子延的思念之情。 首联“骤雨新秋晚,微晴墟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