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怀瑞
【解析】 此为七绝。第一句写洞外之景,“暗雪澌香古窦穿”是说洞外白雪皑皑,寒气袭人,洞口的石壁上,因经年累月地被积雪融化而长出了许多小草,它们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清丽动人。第二句写洞中之事,“且凭束炬作真缘”,这是说诗人要借点燃一支火把进入洞中一探究竟。第三四句写仙人炼丹之事,仙人炼丹时用火烧制阳火,使丹成,然后取出来。第五、六句写洞客耕云之事,即洞中的仙人们耕种着一片片云海,浇灌着一片片乳泉
【译文】 一脉源流几穴成,使君深泽遍端城。 霜凝碧甃银床净,日照寒泓玉鉴清。 光映冰壶侵座彻,气凌梧叶藉阶平。 繇来一砚清操励,遂使甘泉有令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观察井台周围的景色,赞美了井的清高和清洁,以及其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脉源流几穴成”,描绘了井水的源头,以及井水从源头汇聚到井底的过程,表现了井水的清澈和源源不断的特点。
与孟郁守岁绪仲宫谕斋中 蓂残桂暗雪全消,别有晴光上柳条。 匝地歌钟连五夜,亵云镫火达三朝。 辞寒腊酒还拈柏,献岁春盘欲颂椒。 莫惜馀醺趋上苑,玉尘不动紫骝骄。 注释:蓂星(míng):一种星名,古人认为每五十天见一次。桂暗:指桂树已落,无花可赏。上柳条:春天到了,柳条发新芽。匝(zā)地歌钟连五夜:地上到处可以听到歌乐的声音,连续五天夜晚没有结束。亵云镫火通三朝:亵云:轻云缭绕。镫火
杪秋送族子几倩兼寄罗康世何日美诗句释义: 杪秋,即深秋时节。族子,指同族人的子弟。几倩,即几倩儿。罗康世何日美,意为你何时归来? 译文: 深秋时节送你去远方,又给你捎上几倩儿的消息。我思念你们,不知你们何时能回来。 注释: 杪(miǎo)秋——深秋。族子——指同辈的人。几倩——指人名,可能是指作者的侄女或朋友的女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亲人的场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注释】烂柯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烂柯:传说中晋人王质伐树而归,发现斧柄为木,树皮已化为灰烬。莲圣庵:在烂柯山南麓。年字:佛教用语,指修行的年岁,即成佛的时间。暝云:黄昏时分的云雾。蜗角:蜗牛之角,比喻微小的事物。息心:停止杂念。辟支:梵文音译,指禅定。矗烟髣是千人石: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千万人站立。写漏:佛教语,指书写或记录。几叶莲:几片莲花,象征清净的心地。度斧柯年:渡过了人生的苦难
奉送廉翁太公祖荣觐二首 朝天南岳领诸侯,拥笏千峰拜冕旒。 酌水未酬渊客泪,采风偏慰杞人忧。 卷阿奕奕听鸾凤,棠芾阴阴狎鹭鸥。 何待上公徵卓异,文明分陕在炎洲。 注释: 朝天 —— 前往朝廷(朝见皇帝)。 南岳 —— 指南岳山,即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北。 领诸侯 —— 率领各地诸侯,指皇帝的权威。 拥笏 —— 手持官印、笏板(象征权力的仪仗用具),古代官员出行时手持,表示威严。 千 ——
神符岩 攀爬山崖,踏过峻岭,俯瞰晴朗的江面。 探寻灵山,映在八窗之中。 揽取桂花,何必依赖云雾来作屏障? 聆听松涛,难道只有听石声才能辨别其为淙淙水声? 霞觞避俗情而倍感亲切,彩笔逢知己更感欣慰。 自是桃花难得再开,怎能归去命渔艭? 译文: 攀登山峰,越过山岭,俯瞰晴朗的江面。 探索灵山,映照在八个窗户中。 采摘桂花,不需要借助云雾作为屏风。 倾听松涛
【注释】 猿公:指张说,他曾因事被流放,后官复原职,人称“张猿”。吕公:指吕延祚,曾因事获罪,贬为台州长史。二豪:指二人。 烽燧:烽火和边塞报警的土堡。但看:只要看看。平野:平坦的原野。京观:战争胜利后的纪念性建筑,即堆土成高台,上面建有石刻文字,用以纪功。何用:为何要。切云:形容极高。 逢人万里驰驱意:遇到人时,总是想为国家效力。作客三年□□劳:在外三年,劳累不堪。□□:同“孏”,指疲惫。
区怀瑞的《送王象鼎还江陵》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友人归乡的深深祝愿。 诗中的“三年栖息玉山岑”,描述的是诗人与王象鼎在玉山(可能为作者的家乡或重要之地)长时间居留的情景。这种长期的共处不仅加深了他们的友情,也使得彼此之间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默契。“别泪应丹枫树林”则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离别之际,泪水与秋天的枫叶交织,增添了别离的悲凄色彩。
注释: 双源仙路讵应违,天柱丹函迹未稀。 海上报书三鸟至,洞中衔烛一龙归。 云穿曲磴苔常湿,风入悬房栋欲飞。 顿觉羽翰生白日,山阿空笑薜萝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石室山三仙观的诗。诗人通过对三仙观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风貌和神秘的气息。 第一句"双源仙路讵应违,天柱丹书迹未稀",诗人通过描绘仙路和天柱丹书的遗迹,表达了对三仙观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他认为,仙路不应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