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逊志
【注释】 赠相者薛电目:赠给善于相面的人。薛,人名;电目,即相者薛,善于相面的先生。炯炯双瞳岩下电,形容薛先生的眼睛像岩石下闪电一样明亮。秋风江海布帆宽:意思是秋天的风在江海上吹,薛先生的船帆又宽又长。莫易看:不要随便看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一位善相面的人的交往。首两句写相者的眼睛像岩石下的闪电那样明亮,说明他相人的本领很高。后两句写这位善相人如今也来到新丰,而诗人却要和他在路上相见
【注释】 思鲁桥,在海盐。二贤祠,为纪念汉代的董黯和刘基而建的祠堂。清,清澈。 【赏析】 诗是一首怀古诗。“思鲁桥边月较明”,以思鲁桥边的月色之明亮来反衬出当年二贤祠中水光月色的皎洁,突出了当年水光月色之美。“二贤祠下水偏清”,二贤祠里的水特别清澈,与思鲁桥边月光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如何水月无情物”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等美好的自然景色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注释】 次陈彦博:次韵,即和某人的诗。 太常南湖: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 闲步:闲暇时步行。 迂步:徘徊不前地行走。 共寻:一同寻找。 僧:指和尚。 第几层:指寒山寺的多少层。 自许:自我期许。 挂冠去:辞官归隐。 孙登:晋朝名士,隐居不仕。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为酬答好友陈彦博而写的。诗人用典,以“挂冠去”自喻,表明自己对仕途的不屑一顾。 诗的首句“乘闲迂步共寻僧”,是说自己在闲暇之余
梅子初黄晚雨收,闲身犹著木棉裘。 谁怜白苎新裁就,回首西风又是秋。 注释:梅子成熟时是黄色,而夏末的一场雨也使得天气转凉,所以收走了晚夏的雨水。虽然已经闲下来,但是身上仍然穿着用木棉皮做的衣服。谁会可怜我呢?因为我的新衣服还是白苎制成的,而现在已是秋天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诗人通过写自己的衣着和感受,来表达对时光流转、人生易逝的感慨。首句“梅子初黄晚雨收”
【注释】 绛桃:一种红果。晓妆:指宫女梳妆打扮。恩谴:因皇帝的过错而被贬谪。汉宫:皇宫。倾城多薄命:形容女子命运悲惨。莫教明月照闺中:不要让明月照着闺房。 【赏析】 这首诗是写宫女思念君王的情思,全诗以景起兴,以物寄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一句“绛桃不似晓妆红”,诗人用“绛”字形容桃花的颜色,比“粉”字更为艳丽,比“红”字更显鲜艳。“不似”二字
《秀水飞帆》是元末明初诗人高逊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原文如下: 挂席晓烟收,忽与天风遇。 谁唱秀州谣,恐是南塘路。 这首诗的译文大致为:“清晨收起船帆,忽然遇到了顺风。” 谁在歌唱秀州的歌曲,恐怕是南塘的路。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人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注释】 龙江:即赣江,在今江西省境内。赣江两岸的山峦回绕曲折,好像没有路可走。潮水退去,江水变清,只见到河床的沙洲。睡觉时,蓬窗下寒气上涌,不知道已经来到了野外人家。野人:指隐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夜宿驿舍的诗。 首句“岸回山转疑无路”,是诗人夜泊舟次所见。由于江流湍急、山势高峻,所以岸边的山崖似乎都向江中倾斜,连成一线,好像看不到出路似的。次句“潮落江清浅见沙”,写的是江水退尽以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赏析能力。这是一道诗歌类的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所给的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分析其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表达的情感,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赢得闲身便入山,只留名字在人间”意思是:既然已经赢得了闲暇的时光,就应当去山林中逍遥自在,但只是留下姓名留在人间。“最怜白发多情者,直待移文始厚颜”。此句意为:最可恨的是那些白发之人
``` 墨梅为李炼师赋 谁向陇头来,寄此一枝雪。 莫负岁寒盟,道人心似铁。 高逊志,名或作巽志。字士敏,明徐州府萧县人,寓居浙江嘉兴。洪武初,征修《元史》,授翰林编修,累迁试吏部侍郎。建文初,任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庚辰会试,得士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燕王朱棣兵入南京,遁迹雁荡山中,病卒。有《啬庵集》。 注释: - 谁向陇头来,寄此一枝雪:诗人在询问谁从遥远的地方寄来一枝梅花时
【注释】 鸳湖:即西湖。 双湖:指杭州西湖和苏州的太湖两个湖泊。 偃长虹:形容湖面平静如长虹卧波。 月出微澜静:月亮从湖面升起,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涟漪。 鼓枻(yì,船桨):划船时摇动船桨的动作。沿洄:顺流而下。 流光荡空影: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流动的光带,使水面上的光影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边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湖面、月光、波纹等景物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