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堂
【注释】端阳:端午节。续命:延年益寿的意思。家家:人人都。茹紫芝:吃紫芝,传说中一种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草,这里指吃山中的紫芝。 【赏析】此诗写端午风俗,系五色丝以辟邪,采兰草以沐浴,是古代民间习俗。但作者认为,“早知续命家家寿”就不必再这样做了。因为“何必山中茹紫芝”。紫芝,即灵芝,传说服之可以长生不老。诗人认为只要人们懂得这个道理,自然就不会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全诗用反诘的语气说出
这首诗的原文是: 谒李忠简公祠 文溪祠下水如天,四面波光照几筵。 屹立中流成砥柱,遗风千载肃官联。 萍蘩不尽英贤泪,献纳犹存琬琰编。 出处如公谁得似,莫邪干将事空传。 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谒李忠简公祠 谒见李忠简公的祠堂。 文溪祠:指李忠简公的家祠,位于文溪之畔。 水如天:形容水流湍急,如同天空一般。 四面波光:指祠堂周围水面上反射出来的波光。 照几筵:照亮祭祀用的几案。 屹立中流
诗句解释与翻译: - “一自分携别旧京”:自从分别后,我们各自离开京城(北京)。“旧京”指北京,这里指的是离别之前的地方。 - “中间消息断鸿声”: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失去了联系,就像断了线的鸿雁(信使鸟)的声音一样,无法传递消息。(“断鸿”形容消息中断,如同断线之鸿,音信全无。) - “锦江正忆同看剑”:我在锦江边常常怀念着和你去观看宝剑的情景。(“锦江”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条河流
小金山别宪长用前韵 古诗赏析与翻译 1. 相送灵洲百尺台 - 相送灵洲百尺台 - 诗句含义及背景解释 2. 苏公犹自更重来 - 苏公指苏轼,寓意深厚 - 重来意涵解读 3. 才名并有西京赋 - 才名指才华与名誉 - 西京赋指经典之作 4. 法从今看北极回 - 法律公正之意 - 北极回象征正义回归 5. 坐久青尊人共醉 - 青尊代指美酒 - 人共醉描绘欢乐场面 6. 山深红叶绣如堆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理解并熟记诗歌内容,答题时先答出全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中的提示,分析其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此题中“地拟青门胜,人欢绿野堂”是说:地方上拟想青门那样美好;人们欢欣鼓舞如同绿野之堂一样。“卷帘邀月上”是说:卷起窗帘迎接明月的到来。“垂钓引杯长”是说:垂钓引杯以自娱
海珠送董都阃 将军三十已登坛,英妙承恩众所欢。 粤海楼船开瘴疠,中朝新命出金銮。 横戈万里旌旗闪,拔剑三杯气色寒。 此日升平何以报,明时知有寸心丹。 释义: 海珠送董都阃:在海上送别董都阃(即董都尉,古代对高级将领的尊称)。 将军三十已登坛:将军三十岁已经登上了军帐(指军队指挥位置的土台),这里用“登坛”比喻成为一国之主。 英妙承恩众所欢:他的英勇和智慧得到了众人的喜爱和尊敬。 粤海楼船开瘴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句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方面的特点,最后归纳总结即可,注意不要脱离了诗歌的具体内容空发议论。 “山城当睥睨,水上涌楼台。”这是写诗人登上高楼远眺所见景色,山城屹立在城头,水波荡漾着高高的楼台。 “乳燕穿帘入,新筵逐浪开。”这是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感。燕子从门缝中飞进
过蒲涧和苏文忠韵 采蒲乘逸兴,因过涧边泉。 杯映霞为色,波摇水在天。 荒台空有字,古刹不闻禅。 酒尽青山暮,酣歌客亦仙。 注释: 采蒲乘逸兴,因过涧边泉:指诗人带着游玩的兴致去采蒲,顺便路过了山涧边的泉水。 杯映霞为色,波摇水在天:形容水面上的阳光反射出美丽的色彩,波光粼粼的水仿佛漂浮在天空之中。 荒台空有字,古刹不闻禅:荒废的石台上刻着字迹,古老的寺庙里听不到僧人念经的声音。 酒尽青山暮
郁水迢迢秋自好,那堪怆别忆同游。 注释:郁州江水迢迢,秋天景色很好,但我却难以承受分别的悲伤,回忆起我们一起游玩的日子。 识韩自愧非无日,借寇宁知不暂留。 注释:我虽然知道自己不是像韩信那样有能力的人,但是我也明白自己不会因为暂时离开就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潦倒尊前难判袂,踟蹰江上欲停舟。 注释:在酒桌上,我感到自己很潦倒(意指颓废),难以做出决断是否离开;我在江边徘徊,想停下船来
【解析】 “闲居忆昔年游西蜀”“昔年游蜀梦”,诗人回忆起当年在西蜀的游历,“此日遂初身”写今天已经回归故里。“绛灌人何在”,诗人感慨如今没有像张良、陈平那样的人物出现。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只能与古人为邻。“门堪罗鸟雀,酒可漉纶巾”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生活画卷。“回首风尘迹,甘为卧隐沦”表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答案】 译文: 回想起昔日游览四川的情景 如今我终于结束了一生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