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守一
解析: 诗句释义: 1. “缘何愁绪剧,览镜鬓如斯。” - “缘何”:表达疑问或困惑。 - “愁绪剧”:表示情绪非常复杂和严重。 - “览镜”:指照镜子。 - “鬓如斯”:指白发已如此多。 2. “面目空相识,肝肠那得知。” - “面目空相识”:形容与自己的样子完全陌生,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或衰老。 - “肝肠那得知”:形容无法了解内心深处的感受或痛苦。 3. “云霞怜幻影,松柏愧芳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旅夜书怀》中的前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谁怜漂泊客,江上忆归时。 - "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流浪在外、无依无靠的状态感到悲哀和无奈。 - "漂泊客":指的是四处流浪的游子。 - "江上":指代长江之上,即诗人流落之地。 - "忆归时":回忆起家乡的日子。 2. 生事杯中过,愁容镜里知。 - "生事":生活中的琐事或事情。 - "杯中"
诗句原文: 野旷依村宿,人稀狎鹭群。 客心江上月,身世席边云。 远寺疏钟到,孤城急漏分。 舜峰在何处,访古恨空闻。 注释解析: - 野旷依村宿:夜晚在野外的空旷地带,靠近一个村庄休息。 - 人稀狎鹭群:人迹稀少,与鹭鸟群相伴。 - 客心江上月:游子的心随江上的月亮飘荡。 - 身世席边云:人的一生如同席边飘动的云朵。 - 远寺疏钟到:远处寺院里传来稀疏的钟声。 - 孤城急漏分
诗句 1 宿草何年墓 - 描述的是墓地上的草丛已经长得很茂盛,时间似乎已经很久远。 2. 残碑委路头 - 指的是墓碑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破碎,可能被风吹落在路边。 3. 江风摧大树 - 描绘了江风的力量很大,连大树都能被吹倒,暗喻世事的无常。 4. 萤火散空秋 - 萤火虫在秋天的天空中飞舞,但它们的光芒是那么微弱,几乎无法照亮黑暗。 5. 有地藏蝼蚁 - 这里用“蝼蚁”来形容微小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具体分析。 本题中,“居士”指僧人;“香积厨”为寺庙中供僧众食用的厨房。“行厨傍竹边”是说僧人在竹林边的厨房里烹煮食物。“炉分煨芋火”,意思是僧人的炉灶上分别燃烧着煨芋的火
秋萤 古槐深巷夕,明灭见萤飞。委化常依草,惊霜乍点扉。羞随蛾赴焰,幸借月同辉。 便欲囊归去,闲窗伴下帷。 注释: 1. 古槐深巷夕:古老的槐树深处有一片幽深的小巷,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只有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2. 明灭见萤飞:明亮的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仿佛是夜空中的星星。 3. 委化常依草:蝴蝶在草地上飞舞时,常常停在草丛中休息,仿佛是在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4.
注释: 1. 这首诗是诗人在郊西居住时,喜社中的诸子来访。 2. 不能舍流俗:指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3. 溷迹半丘林:意思是混在人世间的山林之中。 4. 宾客衣冠少:指宾客稀少,衣着不华丽。 5. 牛羊村巷深:形容乡村宁静祥和,生活朴素。 6. 采葵犹未熟:指采摘的葵菜尚未成熟。 7. 修竹渐成阴:意思是修长的竹子逐渐形成了浓荫。 8. 一种清贫趣: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丛桂秋山晚,思归忆鹿麋。 来携方上友,去割世间悲。 丈室孤峰远,弥天一苇移。 风流惊二朗,禅藻胜诸师。 水尽情方惬,山穷力未疲。 袖藏唯贝叶,肩荷只藤枝。 翠竹开三径,莲花礼六时。 寒泉当户落,香饭隔松炊。 凿沼时栽药,穿篱或折葵。 他时同把臂,休讶入林迟
朝闭松关晚放参,白云深处礼瞿昙。 杖藜散步无人伴,独自归来月满庵。
不能舍流俗,溷迹半丘林。 宾客衣冠少,牛羊村巷深。 采葵犹未熟,修竹渐成阴。 一种清贫趣,留君话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