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漂泊客,江上忆归时。
生事杯中过,愁容镜里知。
凉风侵草阁,残月上花枝。
寂寞何曾寐,空山听子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旅夜书怀》中的前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谁怜漂泊客,江上忆归时。
- “谁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流浪在外、无依无靠的状态感到悲哀和无奈。
- “漂泊客”:指的是四处流浪的游子。
- “江上”:指代长江之上,即诗人流落之地。
- “忆归时”:回忆起家乡的日子。
- 生事杯中过,愁容镜里知。
- “生事”:生活中的琐事或事情。
- “杯中”:比喻人生中的欢乐时光如同一杯美酒,易逝。
- “愁容”:忧愁的表情。
- “镜里”:镜子,用来比喻内心的感受。
- 凉风侵草阁,残月上花枝。
- “凉风”:秋风。
- “侵”:侵袭,这里是形容凉风轻轻地吹拂着。
- “草阁”:简陋的小屋子。
- “残月”:月亮已经落下了一半,这里可能是夜晚的景象。
- “花枝”:花朵上的枝条。
- 寂寞何曾寐,空山听子规。
- “寂寞”:孤独寂寞的感觉。
- “寐”:睡觉。
- “空山”:空荡荡的山,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的心境如这空旷的山一般。
- “子规”:即杜鹃鸟,古人常以子规来象征悲凉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诗中“谁怜漂泊客”一句点出了诗人身处异乡、无家可归的处境,而“江上忆归时”则透露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生事杯中过,愁容镜里知”,通过饮酒和照镜这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最后两句“寂寞何曾寐,空山听子规”,更是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以及他在寂静的山林中听到子规啼叫时所感受到的悲伤和凄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