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微风已弄丝,门前小憩和陶诗。
黄莺亦解添幽兴,日午频来坐小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
(1)“细雨微风已弄丝”意思是:细雨和轻风已经把柳条弄湿了。“弄”是动词,有玩弄、戏谑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风和雨都轻柔地抚摸着柳条。
(2)“门前小憩和陶诗”意思是:到门口休息,吟诵起陶渊明的诗。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诗人、辞赋家,其作品多表现田园生活和隐居闲适的心情。“和”是模仿或学习的意思,此处指陶渊明。
(3)“黄莺亦解添幽兴”意思是:黄莺也懂得增添我的幽静兴致。“黄莺”是鸟儿的名字,这里借代春天的小鸟。“添”是增加的意思,这里指使……更加美好。
(4)“日午频来坐小枝”意思是:中午时分,频繁地来到小枝旁。“小枝”是指柳枝。“频”是多次的意思,这里形容频繁。
【答案】
种柳
细雨微风已弄丝,门前小憩和陶诗。
黄莺亦解添幽兴,日午频来坐小枝。
译文:
细雨微风已经弄湿了柳丝,我走到门前休息,并背诵陶渊明的诗句。
黄莺也懂得增添我的幽静兴致,在日正当午时,它频繁地飞到我的身旁坐下。
赏析:
以动衬静。作者在门内休息,而门外柳条被微风和春雨弄湿了。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情于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弄丝”一词既写出了春雨的细腻,又写出了柳树被风和雨弄湿后柔美的样子。第二句由景及人,引出人物形象——陶渊明。“和”是模仿或学习的意思,此处指陶渊明。这句诗表明了诗人想要向古人学习,效仿他们的行为和精神。第三句写诗人在陶渊明的影响下,产生了与春天相得益彰的兴趣。第四句写诗人在日正当午时,看到黄莺频繁地飞到他的身旁坐下,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