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曹溪路,飘然一锡还。
云霞堪自老,生死不相关。
地僻逢人少,岩虚伴月闲。
无能解尘缚,瓶钵日追攀。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曹溪寺智上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送智上人还曹溪”
释义:我送智上人回到曹溪寺。曹溪寺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智上人在这里修行。
第2句:“为忆曹溪路”
释义:我在回程中想起了曹溪寺的路。
第3句:“飘然一锡还”
释义:就像一阵风吹来,带着我回到了这里。
第4句:“云霞堪自老”
释义:云霞可以陪伴我度过岁月。这里的“云霞”象征自然之美,而“堪自老”则表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
第5句:“生死不相关”
释义:无论是生还是死,都不与我相关。这里的“生死”指生命的长短或命运的好坏,而“不相关”则表示作者对于生死的态度,认为它们与自己无关。
第6句:“地僻逢人少”
释义:由于地方偏僻,所以遇到的人也很少。这里的“地僻”指的是环境偏远,而“逢人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交往的渴望。
第7句:“岩虚伴月闲”
释义:岩石空旷,月亮也显得格外悠闲自在。这里的“岩虚”指的是岩石空旷,而“伴月闲”则表示作者在月光下欣赏自然之美,感到身心放松。
第8句:“无能解尘缚”
释义:我自己没有能力解开世俗的束缚。这里的“解尘缚”指的是摆脱世俗的烦恼和困扰,而“无能”则表示作者对此的无奈和感慨。
第9句:“瓶钵日追攀”
释义:每天我都在追求修行的目标,就像追求一瓶钵一样。这里的“瓶钵”指的是修行的工具,而“追攀”则表示作者对于修行的追求和执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曹溪寺智上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的景色和修行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