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本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火树篇》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瑶城火树斗春妍,琼蕊参差簇绛天。 瑶城: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指仙境之地。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如树。斗春妍:争着展现春天的美丽。琼蕊:美玉般晶莹的花蕊。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瑶城的仙境中,火树璀璨,争相展示春天的美丽。 谩诧烛龙随法仗,始知火宅种红莲。 谩诧:徒劳地嘲笑。烛龙:神话中的火神,这里指火焰或火光。法仗
【注释】荔支:荔枝。纪兴:即《荔枝赋》,作者自序,是一首咏物诗。弱岁:童年。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里,以荔枝为题,写自己童年时尝荔枝的情景。首句“弱岁曾尝荔子丹”,回忆了幼年时期吃荔枝的趣事。荔枝成熟季节,果实鲜红,晶莹可爱,味道鲜美,令人回味无穷。诗人说:“小时候曾品尝过像红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的荔枝。”这一句是全诗的引子,点明荔枝的特点。第二句“一池香水濯冰丸”,描写了荔枝成熟的场面。荔枝成熟后
注释:五月时,闽地的天空下挂着红彤彤的荔枝,雨后林中的阳光照耀得树叶绿油油。火山上的松树上的松针已经成熟,万颗新的荔枝就像满匙的玉粒般新鲜诱人。 赏析:诗人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闽地荔枝成熟的美丽画面。首句“五月闽天丹荔垂”描绘了五月时分,闽地的天空下挂满了红彤彤的荔枝;第二句“雨馀林日照离离”则描绘了雨水过后,阳光照射下的树林,树叶绿油油的景象
【注释】 潺湲(chán yuán):流水声。 踯躅花(zhí zhú huā):杜鹃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全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山时所见的景象,以清新、明丽的语言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景。 第一句写诗人入山的情景,“醉弄”二字点明是酒后游玩;“潺湲”即水声潺潺,写出了泉水流动的声音。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山家,更从看竹,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领略到山家的情趣
【注释】 蜜丸:用蜜调制成的丸。牛胆:指牛黄。丰腴:肥壮。碧玉为神:形容荔枝的外皮晶莹剔透,犹如碧玉,而果肉又如美玉一样洁白。颗颗殊:形容荔枝粒粒不同,有大小、厚薄、形状的差别。大秦珠:即秦吉了,一种水果,又名“龙眼”。 【赏析】 荔枝是盛夏时节的应时水果,以其色香味形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描绘的是荔枝上市时,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闹场面。诗人通过观察和想象
【注释】 荔支:荔枝。纪兴:即《荔枝赋》。 星毬:荔枝的别名,形小而圆。鹊卵:荔枝核。大于拳:比拳头还大。矿玉:产在广西桂平、平南一带的优质玉石。金钟:指铜锣。品:品质。是仙:像神仙一样。别有桂林:另有桂林的胜景。将胜画:即将绘制的图画。小姬:美女。一嫣然:一笑。 赏析: 此诗为《荔支赋》五言绝句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以咏物诗的形式,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美丽风光。 “星毬鹊卵大于拳,矿玉金钟品是仙
【注释】:荔支纪兴 其二 云张翠幄子棂星,侧出枝闲晓露零。 城里万家相问遗,筠笼争买净江瓶。 【赏析】:荔枝是岭南地区的主要特产,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诗就是咏荔枝的佳作。诗中描写荔枝树的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首句写树上挂满荔枝果;第二句以“侧出枝闲”写出荔枝果的丰满;第三句写人们争相购买,用“相问遗”形容他们竞相购买的热烈场面。此诗形象鲜明,生动活泼,语言流畅自然,通俗易懂
《荔支诗其十三》赏析 屈大均的《荔支纪兴其十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荔枝的美好,同时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美景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在这首诗中,作者用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将荔枝的美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水枝未尽复山枝,自上枝头摘不迟。”这两句诗描绘了荔枝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绿意盎然的水枝与山枝交错,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注释】 荔支:荔枝。纪兴:即纪游,游览胜地的诗篇。尚干乡:古县名。锦作堆:指用锦绣做成的装饰品堆叠在庭院里。凤池:相传为汉武帝所筑的凤凰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南秦淮河畔,是汉宫宴饮的地方。越王台:越王勾践曾筑台于吴国都城姑苏(苏州)东南的山岗上以观战。这里比喻朝廷。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渴病:口渴病,这里指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感到口舌干燥发渴。金茎:汉武帝时所建,用黄金制成,中空
荔支纪兴 其七 《荔枝颂》是一首赞美荔枝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形象,将荔枝的美味、美丽以及与人的亲密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汲清泉洗荔枝,吴娃如意劈胭脂。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荔枝被洗净的时候,就像吴地的美丽女子使用她的如意一样,轻轻一劈,就能劈开鲜艳的胭脂。这里的“如意”是一种古代的美容工具,用来涂抹胭脂。而“劈”则形象地描绘了剥皮的过程,如同使用如意轻轻劈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