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本畯
【解析】 此诗以三段描写来展现三妇采莲的情景。第一段写大妇采莲,第二段写中妇采莲,第三段写少妇采莲。全诗通过三个妇女采莲的镜头,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劳动妇女的赞美之情。 (一) 本句是说:大妇的年龄为二九岁,在南湖边采莲。其中“年二九”指年龄为二十岁左右。“采莲”是古代女子的一种活动,多出现在《诗经》和汉乐府诗歌中,这里指的是大妇。 (二) “不爱莲成花
【注释】荔支:荔枝。纪兴:指荔枝的盛况。天柱高凌月窟:形容荔枝树高耸入云,好像天柱一样直插月宫。珊瑚:珊瑚树,常绿乔木,其果实可食。饱餐内热:比喻荔枝的美味可口。浑忘却:完全忘记了。已贮冰心在玉壶:意思是说,荔枝虽然美味可口,但是吃的时候,却要像把冰放在玉壶里那样小心谨慎,不能随便吃。 【赏析】此诗写荔枝盛况,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荔枝生长环境之特殊、荔枝之美味可口、荔枝食用之讲究等
幻出龙牙变态奇,晚凉双髻侍儿持。 自是拜来新月早,非关剖出夜光迟。 【注释】 荔支纪兴 其九:这是荔枝诗的第九首。荔支:即荔枝,是一种水果。纪兴:记兴会,题咏之意。 幻出龙牙变态奇,晚凉双髻侍儿持。 幻出:仿佛生出。龙牙:荔枝的别名。变态奇:形容形态奇特。双髻:指侍女的发式或髻饰。 自是拜来新月早,非关剖出夜光迟。 拜来:荔枝在枝上像人礼拜。新月:指新长出的荔枝树。非关剖出夜光迟
结绿如榛小更幽,齿牙萧爽恣冥搜。 怪来肌骨清凉甚,六月如从华顶游。 注释:结绿是翡翠的一种,其色如榛子。形容翡翠之细小,更加显得其幽深。形容翡翠的牙齿和肌肤清爽,让人纵情于搜寻之中。形容人因为接触了清凉的翡翠感到格外凉爽,仿佛在六月天里如同在华山顶上游玩一般。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翡翠的画面,结绿如榛(即翡翠)小而更幽深,齿牙萧爽恣冥搜,怪来肌骨清凉甚,六月如从华顶游。全诗通过对翡翠细腻、凉爽
【注】荔支:荔枝,又称“离支”;纪兴:即《荔枝图序》;绛囊公子绿罗娇:绛囊公子指的是唐玄宗,绿罗娇指的是杨贵妃。白水真人指李白,绛节朝是指唐玄宗的玉佩。 诗句释义: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御花园赏月时,看到天上有一颗星,形状似人,便赐给李白玉佩作为奖赏。 译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御花园赏月,看到天上一颗星星的形状像人,就赏赐李白玉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赏月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1. 不必行(不必行走) - 释义:无需匆忙行动。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不愿受世俗束缚。 - 赏析:诗人用“不必行”来表达自己对尘世纷扰的不屑一顾,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2. 骑不必紫骅骝(骑上不必骑着紫色的骏马) - 释义:坐骑不需要豪华昂贵。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注释】: 1. 月户易流连:月华如水,门户容易让人留恋。 2. 云窗更可怜:云雾缭绕的窗户更加显得可爱。 3. 参差回凤管:形容音乐的美妙,如同凤凰的羽毛一样参差不齐。 4. 婉转动鹍弦:形容音乐的悠扬动听,如同鹍鸡(一种古琴)的琴弦一般婉转动听。 5. 镜屏斜倚星为海:形容镜子中的月亮犹如大海一样宽广。 6. 藻井新成锦似烟:形容藻井上的图案精美绝伦,宛如锦绣般绚丽多彩。 7.
这首诗是杜甫的《荔支纪兴》的第16首。全诗如下: 自起开笼拣荔魁,半将白晒半烘焙。 故乡朋旧应嘲我,不遣红尘一骑回。 注释: - 荔支:荔枝。 - 纪兴:记录、记载之意。 - 其十六:指第16首。 - 自起:自己动手。 - 开笼:打开笼子。 - 拣荔魁:挑选荔枝中最壮实的。 - 半将白晒:一半用太阳光晒干。 - 半烘焙:一半用烘烤。 - 故乡朋旧:家乡的朋友和旧友。 - 应嘲我
【释义】 你看不到,一杯水倒下后难以收回;天上的路终究悠长。 你看不到,马的头心相连,但马首却始终圆滑无缺;世上的一切都是徒然。 朗吟长啸直至天明再复旦,对酒发牢骚直到日暮才及旰。 击筑高歌起而乱之。 【译文】 你看不见一杯酒倒下去之后再也收不回来了,天上的道路始终那么遥远。 你看不到那马儿的中心相恋着,而它的头部却是圆的,世间万事都显得是徒劳无功。 朗吟长啸直到天亮,对酒发牢骚直到太阳落山。
荔支纪兴 其十五 小君初学煎支法,乳酪宜浮玉碗看。 旋沈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 释义:小君初次学习煎荔枝的方法,乳酪应该浮在玉碗里观察。荔枝花上飞舞的蜜蜂酿制的蜜,比甘蔗汁还要清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荔枝的诗。诗中的“小君”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初次尝试制作荔枝酒,将乳酪放入玉碗中观察,并品尝了用蜜蜂酿制的荔枝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