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
《夜宴曲》是一首描绘宴会情景的诗。首句“铜盘绛蜡流晴虹,蜀丝步障围香风”,描写了一个盛大而华丽的夜晚。铜盘和绛蜡象征着奢华的氛围。蜀丝制成的步障,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接着“瑶钗宝髻光玲珑”,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中女性的妆容和服饰,她们头戴华美的首饰,身披华丽的衣服,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红牙按腔《白苎》舞,仙袂翩翩欲轻举”,描述了宴会上的舞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日南创作的《朱日南东归旧隐》。全诗如下: 秋波渺渺望中平,醉折蘋花寄远情。 千里共看孤棹去,一尊聊为故人情。 云低碧树江东驿,水绕青山海上城。 注释解释: - 秋波渺渺望中平:指秋天的水面波光荡漾,显得十分平静。"渺渺"意为广阔无边的样子。 - 醉折蘋花寄远情:意指在饮酒后折下苹花,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蘋花"是一种植物,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千里共看孤棹去
诗词名句“九疑空翠隔烟波,北渚云横有雁过。欲采芙蓉寄离恨,碧天秋晚奈愁何。”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九疑空翠隔烟波”:这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环境,"九疑"是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这里山峦叠翠,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空翠”指的是清澈透明的绿色,形容空气清新,景色宜人。"隔烟波"则形象地表现了云雾缭绕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与宋千户夜话的情景,以及北狩未返的上皇的感伤。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客里相逢感慨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异地他乡与宋千户相见时的感慨之情。这里的“客里”指的是作者自己身处异乡,而“宋千户”则指宋的千户,可能是一个官员或朋友。两人相遇在异地他乡,自然会引发深刻的感慨。 - “剑歌时复动悲吟”,这句诗描述了在夜晚与宋千户交谈时
【译文】 船帆在夕阳下摇曳,渡口南风吹起波浪。 道路延伸至晋陵三百里外,回首故乡已是天涯之遥。 【注释】 1. 布帆:指帆船,用布做的帆。 2. 摇曳:摆动的样子,这里形容船帆随风轻摆的样子。 3. 夕阳斜:夕阳西斜,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4. 渡口:渡口是河流、湖泊等水面的入口或者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与陆地相接的地方。 5. 南风:南方吹来的风,也泛指南面的风。 6. 浪花:波浪上飞起的水花
【注释】 关河:指代中国,即中原。 吴门:今江苏苏州城,古称吴国,故称吴门。烟月:指月光,泛指景物。期:希望。 天路:指京城长安,云山:指华山,位于长安附近;也指朝廷的仕途。 水城:指洛阳,在黄河之南。寒鸟:指北飞的大雁。布衣:平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景色、心情和未来展望,以及诗人的失落感和遗憾。 首句“雪后关河见雁稀”
晚渡石湖 画船摇曳水云乡,湖上南风作晚凉。 醉击唾壶歌小海,藕花飞出两鸳鸯。 注释: 1. 画船摇曳水云乡:画船在水面上摇曳,如同在水云间穿梭。 2. 湖上南风作晚凉:湖面上吹来南风,带来了傍晚的凉爽。 3. 醉击唾壶歌小海:喝醉了酒的人击打着唾壶,发出歌声,仿佛在歌唱小海。 4. 藕花飞出两鸳鸯:荷花盛开时,像两只鸳鸯一样飘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
访晓庵禅师师以洞庭柑为供十年不到白龙潭,延庆名僧始一参。 石鼎未烹阳羡茗,金盘先献洞庭柑。 檐前暮雨沾天棘,席外春风动石楠。 明日又从江上别,九峰惆怅隔晴岚。 释义:已经十年没有到过白龙潭了,才遇到延庆的名僧。石鼎还没有煮阳羡茶,金盘就先拿来洞庭柑。檐前的暮雨沾湿了天棘,席外的春风也使石楠动了情。明天又要在江上游船告别,九峰的山影隔着晴朗的山岚让人感到惆怅。 译文: 十年未曾踏入白龙潭
解析与赏析 第1句:桃叶歌残思不胜,西风吹泪落红冰。 - 关键词注释: 桃叶歌,指代古代一种悲伤的诗歌形式,用以表达离别之苦。西风,常用以象征秋天或悲伤的氛围。 - 译文: 桃叶歌已经唱完了,相思之情难以自抑,西风吹过,带着泪水落下,犹如红色的冰珠。 第2句:乐天老去风情减,子野归来感慨增。 - 关键词注释: 乐天,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常因晚年情感生活而闻名。子野
沧江送别刘习之广西宪幕秋波渺渺布帆轻,醉折蘋花赠远行。 万里一官江上别,楚云湘月客边程。 关门背岭寒芜绿,驿树迎船瘴雨晴。 此去蜒夷知有望,使君心似玉壶清。 注释: 秋波渺渺:形容秋水波光渺茫,泛指秋意。 布帆:布制的帆船。 醉折蘋花:在醉酒中折一枝苹花赠送给远行者。 万里一官:官名。这里指官职。 楚云湘月:指楚地的云和湘地的月色。 关门背岭:指关塞上的山岭。 寒芜绿:冷寂的草色。 驿树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