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宪
寄寿潘亚目五十又一 我年稍长君一岁,同为古稀之年 勋名共许怜年少,华发更新喜儿曹 渐喜儿曹长身立,休辞酒盏频相邀 罗浮储千斛琼浆,期访洞中春色浓" 译文: 我比你大一岁,如今我们都已满50岁。在世人的眼中,我们都是值得尊敬的英杰。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都将迎来人生的新阶段。我高兴地看到你的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不必再推辞美酒和佳肴。让我们共同期待罗浮山下的美酒和春天的到来。 赏析:
【注释】 暮,傍晚。增城:古地名,在今广东省。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 【赏析】 《宿增城野帐》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旅途辛苦,但不敢投宿官府,只得向守边的士兵打听情况。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首联“孤舟行竟日,薄暮抵增城。”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诗人乘舟行至傍晚时分才到达增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题干要求的“逐句释义”转化为具体诗句,然后结合诗句内容进行理解。如:“僧寺且徘徊,寒冬风雨来。”一句中“僧寺”是寺庙,“且徘徊”表示犹豫不前。“寒冬风雨来”是写寺庙的冬景。 译文: 寺庙周围我徘徊着,冬天寒风夹杂着细雨吹拂着我。 典卖身上的衣服供自己吃饭,独自登上山台饮酒消愁。 老眼所看之人不多,中年时的万千忧虑已消散。
注释: 客居端州,怀念友人陈元孝。 旅途中迷路,芳草迷离;江边云彩,令人愉悦。 好友如好月般明亮,我怅然若失,无法与他们亲近。 在旅馆中度过了寒食节,飞絮飘落,催人步入暮春。 东风不解我的苦闷,吹拂着我的鬓发,使我更加憔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客居端州时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客路迷芳草”,直接点出诗人客居异乡、四处漂泊的身份和心境。诗人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清明日增城客次恭怀家慈》 作者:王恭从 去年今日节,侍母奉鸡豚。 注释:去年的这个清明节,我侍奉母亲祭拜祖先。 膝下立诸子,怀中抱幼孙。 注释:我膝下有众多子女,怀中抱着我的幼年孙子。 扶舆花满径,酌酒果当轩。 注释:扶着车轮花木覆盖的小径,举杯饮酒,在庭院里摆放瓜果。 语笑风帘外,盘蔬款弟昆。 注释:谈笑风生,在室外风摇帘幕之外,摆上盘菜款待弟弟和兄弟们。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恭从所作
尹铨部园林 复道行花外,红桥出绿阴。 半空楼阁迥,长夏水烟深。 翠袖供禅喜,朱门识道心。 几回文酒约,风雨亦招寻。 注释: 1. 复道:指曲折的山路或走廊。 2. 行花外:在花树丛中行走。 3. 红桥:用红漆涂饰过的桥。 4. 绿阴:指树木浓密成荫。 5. 楼阁:高楼大厦的统称。 6. 迥:遥远的样子。 7. 长夏:夏天的末季或初秋时分。 8. 翠袖:绿色衣袖,这里借指女子。 9. 供禅喜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炎暑将残夜”:描述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即将结束的景象,暗示着夜晚的到来。 2. “新凉雨后时”:描绘了雨后天气凉爽的新景象,突出了雨水带来的清新感。 3. “扁舟乘月去”:通过使用“扁舟”,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月光下的移动,增添了诗意和浪漫氛围。 4. “隔浦与僧期”:表示在远离岸边的地方与僧人相约,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宁静的态度。 5. “曲岸花迷路”
注释: 春景只在三月,晴朗和暖的天气不易出现。 自然的人心情愉快美好,不是对着花儿开得红艳。 独自珍惜美好的时光,偏偏在客路之中。 面对风动起归乡的思念,吟唱萦绕在碧溪东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花为比,通过“对花红”三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全诗以清明日增城客次恭怀家慈为主题,描绘了春景中的花儿盛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追别冯季任 半寐犹追别,更寒思转频。梦中惊坠马,帐底挹行人。逆旅扁舟夜,孤眠细雨春。知君淹泊处,应悔促征轮。 译文: 在半梦半醒之间,我仍然在追忆与冯季任的离别。夜晚的寒意让我更加思念,思绪不断涌现。梦见自己骑马时不慎坠落,惊醒后发现原来是一场梦境,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半梦半醒中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以“半寐犹追别”开头,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不舍
【注释】 尔我同为科举应试者,故有“怜同辙”之说;高堂指父亲。年共高:指年岁相近。 无心营利禄:不汲汲于功名利禄。 续离骚:继承屈原《离骚》之意,自抒怀抱。 浪迹悲时命,低头愧宝刀:浪迹漂泊,感慨人生命运多舛,低头惭愧无以报国的雄心壮志(浪迹悲:漂泊) 终然控海岳,与子作卢敖:终究可以控制国家的命运,与你一起像古代的仙人卢敖一样逍遥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写与屈翁山同途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