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行竟日,薄暮抵增城。
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
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
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
【注释】
暮,傍晚。增城:古地名,在今广东省。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
【赏析】
《宿增城野帐》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旅途辛苦,但不敢投宿官府,只得向守边的士兵打听情况。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首联“孤舟行竟日,薄暮抵增城。”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诗人乘舟行至傍晚时分才到达增城,这里既点出了行程之长,也暗示了路途之险。
颔联“断岸花争堕,荒途草细生。”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断岸上的花朵纷纷凋落,荒芜的道路上的草儿开始生长。这里的“花”与“草”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争堕”与“细生”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作者的孤独与艰辛。
颈联“人家门渐闭,茅店火初明。”描写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随着天色渐暗,村民们开始闭门休息;而茅店中的火光却刚刚点亮。这既表现了当地百姓的勤劳,也反映了他们的艰辛。
尾联“未敢投官驿,殷勤问戍兵。”表达了诗人对官府的畏惧之情。尽管已经抵达目的地,但由于担心官府的追捕,诗人仍然不敢轻易投宿。他只能向守卫边境的士兵打听情况,寻求帮助。这种担忧与不安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情的语言表达,展现了一个旅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历程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