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郑谷口,憔悴作遗民。
老去犹怀主,家贫喜对亲。
感时增慷慨,忆事重酸辛。
五十未闻道,空惭出世人。

【注释】

甲寅: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犬马之齿五十:意谓五十岁。杜甫自比为犬马,故以“犬马”称己;又以犬马能识主心,故以“齿”喻己之年龄。洪水部:唐朝诗派之一,因诗人孟浩然居蒲州,时人称之为“洪水”。药倩:即李颀。贻我诗:赠给杜甫诗。依韵答:用原韵作答。其一:第一首诗的代称。

躬耕郑谷口:躬耕,亲自耕种。郑谷口: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杜甫于天宝四载(745)由长安往东都洛阳探亲后,曾卜居于河南登封县南郑谷口。

憔悴:形容人瘦弱、枯槁的样子。遗民:被贬斥的官吏或失意的人。这里指杜甫本人。

老去:年纪大了。犹怀:还怀念。主:君主,指唐玄宗。家贫喜对亲:家境贫困而与亲人团聚感到欣慰。

感时:感触时事。增:更加。慷慨:悲愤激昂的情绪。

忆事:回忆往事。重:又,再。酸辛:悲伤痛苦。五十未闻道: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这里借指自己的政治遭遇。

空惭出世人:惭愧自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

【赏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诗人在五十岁时,仍怀念着唐王朝,感伤自己一生坎坷,感慨时世动乱不安。

开头两句写诗人躬耕在郑谷口,生活十分清苦,但仍然怀念着当朝的君主,并庆幸能够和亲人团聚。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

中间两联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与总结。其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回顾过去的岁月,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期待。

最后两句则直接点题,表明自己在五十岁时依然怀有一颗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感叹。

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热爱以及对于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感叹之情。同时,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