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岢岚道,三年代郡归。
风霜坚客骨,酥酪使人肥。
白昼黄尘暗,清宵铁骑飞。
是方多侠烈,几个赋无衣。
【注释】
万里:指远。岢岚(kē lán):山名,在今山西代县西南。道:道路。三年代郡归:三年担任郡守。三岁:三年。
风霜坚客骨:意思是说在旅途上经受了艰苦的风霜雨雪的考验。
酥酪:一种乳制品。使人肥:意思是说使人们发胖。
走笔:即“走笔成章”。形容文思敏捷,一挥而就。赋答:写诗作答。
是方:这里指当时。多:很多。无衣:没有衣服穿。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抒怀之作。作者从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出发,借对友人的赠言和赠行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第一首,开头两句写诗人由晋阳返家途经岢岚山时所遇。岢岚,即岢岚山,位于代县西北,是太行山东侧的一座高峰。三年代任,意谓在此地任职已三年之久。这两句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旅途见闻图,并点明了题中的“秋”字。
第二首中前六句写晋阳秋景,后两句写诗人于晋阳过中秋节的情景。晋阳秋景之美,不仅在于月明露白、秋风劲吹,而且在于诗人与友人的相别,更在于诗人内心所蕴藏的深挚情谊。中秋佳节,本是合家团聚之良辰美景,但此时诗人只能与友人分别,不能共赏明月之美好,因而不免感到惆怅。“中秋”二字,既点明季节,又暗示着诗人的心境。
第三首中首二句以“白昼黄尘暗,清宵铁骑飞”来写晋阳之秋日景象。白天,晋阳的天空被黄尘覆盖,显得昏暗;夜晚,当铁骑奔驰而过,则又显得一片光明。这种强烈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秋日黄昏的景色。“清宵”,犹深夜,也指秋天。“铁骑”,指骑兵。“飞”,疾驰。这几句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晋阳秋季黄昏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晋阳秋夜景象的感受。
第四首中前六句写晋阳人的生活状况和诗人的感慨。晋阳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他们仍能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同时,晋阳人还有侠义之风,敢于同恶势力斗争,勇于报效国家。然而,晋阳人却缺少衣物,这不禁让诗人想起历史上那些身披战袍、英勇杀敌的英雄豪杰们,他们却往往没有衣服穿。这两句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晋阳人生活状况的关切之情和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以议论收束全诗。“几时多侠烈?”意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像历史上那样多的英雄豪杰?“几个赋无衣?”意谓什么时候才能让人们都穿上衣服呢?”这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担忧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