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迷芳草,江云喜近人。
良朋如好月,怅望莫相亲。
逆旅逢寒食,飞花催暮春。
东风不解恨,吹我鬓毛新。

注释:

客居端州,怀念友人陈元孝。

旅途中迷路,芳草迷离;江边云彩,令人愉悦。

好友如好月般明亮,我怅然若失,无法与他们亲近。

在旅馆中度过了寒食节,飞絮飘落,催人步入暮春。

东风不解我的苦闷,吹拂着我的鬓发,使我更加憔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客居端州时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客路迷芳草”,直接点出诗人客居异乡、四处漂泊的身份和心境。诗人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迷茫地看着四周的芳草,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次句“江云喜近人”则描绘了诗人在江边看到的美丽景象。诗人发现江边的云彩好像离自己更近了一些,仿佛在安慰他、陪伴他。然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却无法改变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三、四句“良朋如好月,怅望莫相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友之情。诗人将朋友比作明亮的好月亮,但遗憾的是,自己却无法与他们亲近、分享快乐。这种情感既深沉又无奈,让人感同身受。

五、六句“逆旅逢寒食,飞花催暮春”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馆中度过寒食节的景象。诗人看着窗外飘落的花瓣,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和期盼。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却无法驱散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东风不解恨,吹我鬓毛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他感叹东风无情地吹拂着他的鬓发,使他更加憔悴不堪。这种情感既沉重又悲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以景起情,以情结篇,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端州客居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奈和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