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濂溪夫子,卓乎先觉。 - 注释: 濂溪,即周敦颐(1017-1073),宋代哲学家;卓然,卓越、杰出。 - 译文: 周敦颐先生,是卓越的先知和智者。 - 赏析: 此句强调了濂溪在哲学上的开创性和先导意义。 2. 上承洙泗,下开河洛。 - 注释: 洙泗,指孔子和颜回等儒家学者;河洛,指《周易》的八卦。 - 译文: 他上承洙泗之教,下开河洛之学。 - 赏析:
【注释】:太一:宇宙万物的本原。分:分裂,分化。阴阳:古代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施:施行,施加。种:类或种类的意思。乾坤:指宇宙。气化:指自然界的变化。时:时节。 【赏析】:此诗以“气化”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万物起源与变化规律的认识。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宇宙间阴阳二气的交融与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一句“太一分兮作两仪”
这首诗描述了天地间万物的化生与变化。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逐词释义: 1. 形化 - "形":指事物的形状、形态或外观。在古代哲学中,形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础。 - "化":变化,转化的过程。在诗歌中,“化”通常指万物的变化和生成。 - "乾坤气化既成形":这里的乾坤是指天地,气指的是构成万物的原始力量。气的化生产生了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的形状已经形成。 2. 男女雌雄牝牡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轮回”即佛家所说的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众生生死不断,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空家不解死生由”,指空家不懂得死生的道理。“妄说轮回乱大猷”,指他们胡乱谈论生死,扰乱了佛法。“不有天民先觉老”,没有那些有道之人先觉悟的人,“先觉老”,指最早觉悟的人。“孰开我后继前修”
月川交辉图 天月一轮映万川,万川各有月团圆。 有时川竭为平地,依旧一轮月在天。 注释: 1. 月川交辉图:这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色的诗,以“月川交辉”为意象,展现了月光与河流的和谐之美。 2. 天月一轮映万川:描述了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它的光芒照亮了无数条河流,使得河流仿佛都变成了一片明亮的海洋。 3. 万川各有月团圆:每个河川都有一轮完整的月亮,它们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此的美丽和祥和。 4.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赏析。 “典试陕西”中的“陕西”指陕西地区,即今陕西省。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礼部尚书、侍郎各一人,主持选官考试,称为“典贡”,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因此“典试”就是指主持科举考试。 第一句:“天道原来秉至公”。这是说上天公正不偏,公平无私。“秉”意为执掌、持守、主持。“至公”意为最公正无私。“秉至公”就是主持公道、公平正义的意思。 第二句
【注释】 兄弟:指兄弟姊妹。曰妻曰妾:古代称妻子为“内人”,称妾室为“外妇”。此处泛指姐妹。他人女:指其他女子,即妾妇。弟:弟弟。惟:只。兄:哥哥。父母儿:指兄长、弟弟都是自己的亲生骨肉。重:重要,重视。轻:轻视。亲疏:亲和疏远。天地判:天地间的区别。自寻思:自己思考。 【赏析】 此诗以反诘的形式表达对兄弟关系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于兄弟关系中亲情与友情、爱情的矛盾心态。首句直陈,次句设问
【注释】 死生:指生命或死亡。阴阳二气: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气构成。聚时生:指在天地间阴阳两气聚合时产生生命。到底:究竟,归根到底。散时死:指在天地间阴阳两气离散时归于死亡。生死:指人的生命过程。阴阳:泛指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聚散:聚集和离散。造化:指自然和宇宙的运行。只如此:就是这样。 【赏析】 这是一首议论诗。全诗以“阴阳”为主线,通过写阴阳聚散,来论述生死、祸福的哲理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说世上人因为亲疏关系而疏远了兄弟之情。后两句是说有一个人懂得了亲疏的界限,宁肯离婚也不分家。 【答案】 译文:在世上多是因为亲人之间有了距离才导致兄弟之间的感情疏远,妻子和妯娌的关系也因为这种原因破裂,甚至于宁可休妻也不要兄弟间的亲情,也要与家人划清界限。 注释: 世(shì)上:在世上。 因:由于。 间(jiàn):间隔,隔阂。 亲(qīn):亲人,这里指夫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然后理解诗意即可。 “堪叹今人这样愚”,感叹当今的人真是愚蠢。 “亲亲兄弟”指兄弟们,“各分居”指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陈褒畜犬犹知义”,陈褒家有只养了三年的狗,因年老病亡了。他伤心地抚摸着它的尸体,流着眼泪说:“这只狗虽然老了,还懂得什么是义气。” “何乃为人反不如”,为何自己反而不如一只狗呢?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