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臣
诗句释义 1. 境入招提万虑空,此心偏与故人同。 - “境入”意味着进入某种境界或环境。 - “招提”通常指的是佛教的建筑或机构。 - “万虑空”表示所有的念头和忧虑都被放下了,达到一种超然的境地。 - “此心偏与故人同”意味着作者的心境与老朋友相似,都有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 2. 弥天宝刹瞻千佛,慧日虚坛忆六榕。 - “弥天宝刹”形容建筑宏伟壮丽,“千佛”指的是众多的佛像。 -
逐句释义 岧峣西郭小瀛洲,为忆词垣使节留。 - 岧峣:形容山势高峻。 - 西郭:指城墙之外的区域。 - 小瀛洲:地名,这里指的是一个小型的岛屿或高地。 - 词垣:指翰林院,古代皇帝设置的文学机构。 - 使节留:指赵太史作为使节留在此地。 日上亭台棠树荫,风回霄汉雁书秋。 - 日上亭台:形容太阳高照在亭台之上。 - 棠树荫:指树荫下的凉爽。 - 秋:季节,这里特指秋天。 - 霄汉
【注释】 过梅岭:经过梅岭,即从南方经过梅岭。梅岭,指江西省大庾岭南面的五岭山脉。 三十年馀此度过:指作者在江西做官的三十年间,曾经多次路过梅岭。 鸿名峻岭共嵯峨: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作者的崇高名声,都显得高大雄伟。“嵯峨”是形容山势的高峻、险峻的意思。 使星南指风霜异:使者所乘的星宿指向南方时,气候就变得异常严酷。使星,指使者所乘的星宿位置,这里借指朝廷派来的官员。风霜,泛指天气和气候。异,不同。
这首诗是诗人拜访李忠简公祠时所作,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来表达对其敬仰之情。 第一句“云根古寺立中流”,意思是说李忠简公祠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根之上,屹立于江流之中。这里的“云根”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根,象征着高洁和神秘。而“古寺立中流”则形容李忠简公祠古朴庄严,矗立在江水中。 第二句“曾是名贤旧此游”,意味着过去许多名贤曾在这里游览、聚会,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这首诗的格式为:诗句,译文,注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1. 入浮邱社 - 诗句:入浮邱社 - 译文:我进入了浮邱(一个地名)的庙社。 - 注释:浮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桐乡县一带。 - 赏析:这里诗人用“浮邱社”作为进入某个地方的标志,象征着进入一个新的世界或阶段。 2. 得遂莼鲈愿 - 诗句:得遂莼鲈愿 - 译文:我终于实现了吃莼菜和鲈鱼的愿望。 - 注释
【解析】 此诗是送人去山中隐居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其一,首句“几年飞锡傍天涯”,写与友人离别的情景。“飞锡”指佛教僧侣在山林间行走时随身携带的锡杖,用以平衡身体,防止失足跌倒。“傍天涯”即在天涯之遥。这一句是说,你我相别已久,如今你又踏上了归途,沿着山间小路上山了。 其二,第二句“归向溪岩度岁华”。意思是说,你将要回归山林之中度过自己的岁月
浮邱社怀赵太史 林樾箾森古洞天,玉堂风度自依然。 仙家再辟丹邱胜,岭表仍传白雪篇。 新月云容浮沼外,夕阳山色落檐前。 紫烟楼上频回首,何限文光北斗边。 注释: 1. 浮邱社:指一种道教的社团组织,也有人认为是指一种祭祀活动,如祭神、祭祖等。 2. 林樾箾森古洞天:形容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同古老的洞天福地。 3. 玉堂风度:指文人雅士的风采,玉堂是古代皇帝的书房,风度则是人的仪态和气质。 4.
【赏析】 《朱明馆》: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朱明馆的景色和主人的情怀;后四句抒发了对朱明馆主人的赞美之情。首联“绿树春秾黄鸟啼,仙山映带曲池西”两句,写朱明馆的周围环境。“绿树”、“黄鸟”,点出时令为春日。“春秾”与“黄鸟”相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丹砂”则暗喻主人。第二联“谭玄拟见丹砂就,籍草翻怜玉液携”,写朱明馆主人的抱负。“丹砂”是炼丹的材料,这里比喻学问、才能
注释: 郭西台榭薄烟霄:郭外的台榭,在薄雾的笼罩下显得十分清幽。 曾溯朱明海上潮:曾经渡过朱明海的潮水。朱明海是古时对东海的一种称呼。 一自缑山玄鹤去:自从那日玄鹤离去之后。缑山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几年珠浦白云遥:几年过去了,珠浦的白云依旧遥远。 春风把酒临青嶂:春天的风拂过青翠的山峰,我端着酒杯欣赏风景。把酒:指饮酒。把:持、握。 斜日怀仙倚画桥:夕阳西下,我怀着敬慕之情倚靠在画桥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作者在上巳节社集时的喜悦心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小院绿阴春半过,追欢林下胜游多。” 这里的“小院”指的是一个庭院,而“绿阴”则形容了院子中浓密的树叶。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但在这里,人们仍然可以追逐欢乐,欣赏美丽的景色。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春天的美景,追求快乐。 第二句:“丽人意态称天宝,禊事风流视永和。”